匈奴史話

[tabby title=”匈奴史話(1)”]

匈奴,中國古代一個強大而影響深遠的民族。自戰國而秦漢,匈奴一直就是中原漢民族政權的心腹大患。匈奴的金戈鐵馬草原騎兵不斷地南下劫掠,令中原農耕社會難以抵禦,於是紛紛修築長城以圖阻隔匈奴的入侵。東漢以後,匈奴漸漸衰落,一部分南下附漢,慢慢接受了定居的農耕文化;另一部分西遷,越烏拉爾山進入歐洲,引起歐洲的蠻族入侵,終結了羅馬帝國。東漢以後,匈奴對中原已不再為患,但幾百年的夢魘卻不是說揮別就揮別的。在漢文化中,”匈奴“成為外患的代名詞。唐代詩人王昌齡  “從軍行”:秦時明月漢時光,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匈奴又名“胡”,“龍城飛將”即指漢時抵禦匈奴入侵的“飛將軍”李廣。宋岳飛膾炙人口的“滿江紅”更有“壯志肌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岳飛把南侵的金人比作古代的“匈奴”。後來蒙古帝國興起,滅遼、宋,完全征服了中原,再後又有滿清入關,統治中國三百年,漢民族中匈奴的陰影才慢慢消退,因為匈奴畢竟只是“外患”,而蒙古人和滿清則實實在在地統治著中國大地。

匈奴的起源:  匈奴的起源主要根据司馬遷“史記-匈奴列傳”:“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維。唐虞以上有山戎、獫狁、葷鬻,居於北蠻,隨畜牧而轉移。”但這兩句話引起了後世學者的爭議。有人據前句話認為匈奴是夏之後代。“史記索引”引張晏的話說:“淳維以殷時奔北邊。”意即夏的後裔淳維在商代時逃到北邊,其子孫繁衍就形成了匈奴。還有一說認為,移居北地的夏之後裔就是夏桀的兒子。夏桀死後,葷鬻避居北野,隨畜移徙,即成匈奴。另一部分學者根據司馬遷的第二句話認為匈奴原是山戎、獫狁、葷鬻各族的統稱。近代學者王國維專門作“鬼方昆夷獫狁考”,認為商時的鬼方、混夷、葷鬻,周時的獫狁,春秋時的戎、狄,戰國時的胡,都是後世所謂的匈奴。梁啟超也同意王國維的觀點。王國維的說法有“晉書”為據。  “晉書-四夷傳說:“匈奴之類,總謂之北狄……  世世自相君臣,  不稟中國正朔。夏曰葷鬻,殷曰鬼方,周曰葷鬻,漢曰匈奴。”由於匈奴的起源難有定論,匈奴的族屬(蒙古族,突厥還是斯拉夫族?)  也成為懸案。“史記-匈奴列傳”說匈奴無文字,以語言相約束。但匈奴的語言是屬於蒙古語系,突厥語系還是伊朗語系,也無定論。見於中國史籍記載的匈奴最早活動地區在漠南陰山山脈和河套地區(今內蒙和山西)。

“史記-匈奴列傳”說他們“逐水草遷徙,無城郭常處耕田之業,然亦各有分地。”以畜牧業為主,大宗畜牧是馬牛羊,另有少量駱駝、驢、駱和野馬、野驢等“奇畜”。匈奴人是馬上民族,自小崇尚彎弓射箭。“兒能騎羊,引弓射鳥鼠;少長則射狐兔:用為食。士力能彎弓,盡為甲騎。”匈奴人貴壯健,賤老弱,實行外婚制和一夫多妻制,父死子娶其母,兄死弟納寡嫂,這是當時北方游牧民族通行的習俗。

戰國時期匈奴不斷南侵,農耕定居為主的燕,趙,秦三國不堪其撓,也不敵其擾,沒辦法只好修嬈築長城以圖阻隔匈奴的入侵,這是歷史上長城的起源。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派蒙恬率秦軍三十萬抗擊匈奴。蒙恬修復連接燕,趙,秦三國長城,築成西起臨洮(今甘肅岷縣)東至遼東的萬里長城,用來保護北方農業區域免遭游牧的匈奴人的侵襲。接著,秦又遷移幾萬戶於河套地區,用於屯墾和戍邊。秦末漢初,農民起義不斷,加上楚漢相爭,對匈奴的防禦也漸漸廢馳,河套地區屯墾邊民逃回內地。

中原內亂時期,匈奴卻日漸強盛起來。公元前209年冒頓單於殺其父頭曼單於,自立為單於。冒頓單於在位時期(公元前209-前174年),“控弦之士三十餘萬。”匈奴南並樓煩、白羊王,東滅東湖,西逐月氏,北面征服屈射、丁零、薪犁各族,並兼併屈服西域各國,匈奴國力達於鼎盛。東起遼河,西至蔥嶺(帕米爾高原),北抵貝加爾湖,南達長城,都是匈奴的勢力範圍。

(10/17/2003)

[tabby title=”(2)”]

匈奴的政治軍事制度 

匈奴屬於游牧軍事政權,單於是匈奴的最高首領,匈奴語稱為“撐犁孤塗單於”,相當於漢語“天子”的意思。單於總攬一切大權,單於以下設左右賢、左右谷蠡王、左右大都尉、左右大當戶、左右骨都侯輔理政務,官皆世襲。太子為左賢王,自左右賢王以下至當戶,大者萬騎,小者數千,凡24長,號稱“萬騎”。24長亦各置千戶長、百戶長、什戶長。左方王將居東方,右方王將居西方,單於衙庭位於中央。匈奴男子平常游牧於部落,戰時即按部落變為軍隊。同時各級官員都是大大小小的軍事首長,戰時統領自己的部落作戰。與其它游牧民族一樣,匈奴貴壯賤老,崇尚武力。斬敵首級者賜酒一杯,並獲得敵人全部財產,俘虜皆為其奴隸,故打起仗來人人奮勇,個個爭先。匈奴人善於引誘迷惑敵人時機有力則進,不利則退。進如飛鳥雲集,頃刻而至;退如煙消雲散,無影無蹤,頗有點現代游擊戰和運動戰的味道。

  秦末、漢初與匈奴的關係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派大將蒙恬領重兵抗擊匈奴,頗有成效。秦末中國戰亂不已,內亂不平自難御外侮。匈奴乘機興兵南下,重占被蒙恬所奪取的土地,即秦九原郡(今包頭和和套地區),勢力到達朝那(今甘肅平涼)、膚地(今山西榆林)一線。西漢初年,匈奴領兵攻太原,一直打倒晉陽。漢高祖劉邦欲借滅楚的餘威北擊匈奴,親自領兵出征。匈奴冒頓單於詐敗,高祖追擊至平城(今山西大同市東北),被匈奴40萬精兵圍於白登山上。匈奴騎兵四面圍困,西邊盡白馬,東邊盡青馬,北邊盡黑馬,南邊盡黃馬,聲勢浩大。劉邦被圍七日七夜無法脫困,無奈之下派人厚禮行賄冒頓之妻閼氏,閼氏勸說冒頓放劉邦一條生路,劉邦才乘隙突圍而去。白登之圍是劉邦戎馬一生中最凶險的經歷之一。後來劉邦採劉敬之議,每年贈與匈奴大量物資,開放關市貿易,還與匈奴約為兄弟,嫁女和親。但匈奴仍時常越界騷撓掠奪,漢朝多隱忍退讓。劉邦臨死前幾年作“大風歌”: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前兩句抒發了草莽英雄馬上得天下的豪氣干雲,最後一句卻是憂慮邊關不靖呼喚精兵猛將的喟嘆。

劉邦對匈奴採取隱忍、和親政策也是由當時的國力所決定的。由於連年戰爭,西漢初年國庫空虛,百廢待興,百業待舉.  史載當時“自天子不能具鈞駟,而將相或乘牛車,齊民無藏蓋。”(“史記-平淮書”)  是說當時天子出巡都找不到四匹同樣顏色的馬,而將相則只能乘牛車。自劉邦,歷呂后、文、景諸帝,都崇尚“黃老無為”。老子認為國家不安定是統治者瞎折騰造成的,一個好的政府應該“與民休息”。老子有句名言“治大國如烹小鮮”,就是說治理國家就像烹調小魚一樣不能老翻動,翻動太多的話魚兒就會支離破碎,老百姓也一樣:“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後,是以輕死。”(老子“道德經”)這种無為而治的思想在飽經戰亂之苦的西漢初年成為統治者的指導思想。在內政上表現為輕徭薄賦,獎勵農耕,推崇節儉;在對邊疆民族問題上則採取和親與安撫的政策。

歷史證明漢民族具有很強的復興能力。只要統治者政策適當,用不了多少年經濟就會迅速恢復,再度輝煌。中國每朝每代之初統治者大都比較謹慎,也不會亂來,對老百姓也比較體惜,歷史上的“文景之治”、“貞觀之治”、“開元之治”  都是這樣出現的,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中國大陸經濟的迅猛發展也證明了這一點。但可悲的是中國的動亂往往發生在經濟最繁榮,國力最強盛的時候,如“安史之亂”。

漢初“與民休息”政策的結果是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史稱“文景之治”,到漢武帝時(公元前140-前87年),西漢王朝國力達到鼎盛。憑藉雄厚的經濟和軍事實力,漢武帝對匈奴的侵撓不再隱忍退讓而是主動出擊,攻擊匈奴。漢王朝與匈奴力量的消長出現了轉折點。

(10/31/2003)

 

[tabby title=”(3)”]

漢初與匈奴的關係(續)  漢高祖劉邦以及文帝、景帝對匈奴取守勢,嫁女和親,開放邊貿,並致贈財物予匈奴,對匈奴的侵襲以防禦為主,用漢景帝致匈奴單於書上的話說就是﹕“長城以北,引弓之國,受命單于﹔長城以內,冠帶之室,朕亦制之。”(“史記-匈奴列傳”)漢景帝希望借和親達到“匈奴無入塞,漢無出塞”的目的。但匈奴仍多有侵擾,尤以漢文帝時為烈,公元前166年和前158年,匈奴兵十幾萬大舉南下,其先頭部隊打到回中(今陝西隴縣西北)、甘泉(陝西淳華),直逼長安,京師震動,宣佈戒嚴,漢文帝急調重兵屯防長安近郊,以備不測。這是歷史上匈奴對漢朝威脅最大的兩次南侵。

犯大漢者雖遠必誅﹗漢朝經“文景之治”經濟恢復,國力漸強,公元前140年漢武帝即位,開始主動出擊,攻擊匈奴。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武帝命馬邑人聶翁壹出塞,引誘匈奴進佔馬邑,而以漢軍30萬埋伏,企圖一舉殲滅匈奴主力。匈奴單于引兵十萬入塞,發覺漢軍圖謀,中途退兵。此後漢與匈奴進入長期的攻防拉鋸戰,匈奴時常南下,漢軍也不斷北上攻擊匈奴。公元前127年),漢武帝派衛青出雲中以西,北抵高闕,迂迴至隴西,俘獲匈奴數千人,牛羊百余萬,奪取了河套地區,從而解除了匈奴對長安的直接威脅。這是漢擊匈奴的第一次重大勝利。漢在河套地區設置朔方郡,修復蒙恬時所修長城,又從內地移民十萬至朔方屯墾戍邊。漢奪取河套後,匈奴兵連年入侵上谷、代郡、雁門、定襄、雲中、上郡,漢軍也在大將軍衛青的指揮下數度出擊。衛青出身寒微,其父鄭季是小書吏,與平陽侯小妾衛媼私通而生衛青。

小時放羊牧馬,吃盡苦頭,小時有相術高手稱衛青“貴人也,官至封侯,”衛青苦笑著說﹕“家奴出身,能少挨些打罵就知足了,哪還敢想封侯﹖”(“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後其姐得入宮幸上,衛青也時來運轉,受漢武帝委派領軍抗擊匈奴,前後七次出擊匈奴,屢立戰功,官拜大將軍,封長平侯。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漢武帝命另一抗匈大將驃騎將軍霍去病(汉武帝外甥,时年19岁)領兵遠征。霍去病自隴西出兵,過焉支山(今甘肅山丹縣境內),西入匈奴境內千余里,繳獲匈奴休屠王的祭天金人。同年夏,霍去病又由北地出擊,過居延海,南下祁連山,圍攻匈奴,消滅、俘虜匈奴兵幾萬人。匈奴內訌,渾邪王殺休屠王,率部四萬余人降漢。漢又遷徙關東平民72萬余口,充實隴西、北地、西河、上郡等地。漢武帝又在當地設立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四郡。

漢得河西四郡,不但隔斷了匈奴與羌人的聯繫,而且溝通了內地與西域的直接交通,使漢朝的疆域和影響力大增。河西走廊地區水草豐美,是畜牧業的天然寶庫,匈奴失河西,經濟受到巨大損失。匈奴人唱道﹕“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史記-匈奴列傳”)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大將軍衛青、驃騎將軍霍去病領兵十萬騎,“私負從馬凡十四萬匹”,步兵及轉運者數十萬人,分別從定襄、代郡出發,向漠北窮追匈奴。衛青在漠北擊敗單于,單于率殘部向西北潰走,漢兵至闐顏山趙信城而還。而驃騎將軍霍去病則出塞二千余里,攻擊匈奴左部左賢王,大獲全勝。漢軍斬殺、俘虜匈奴七萬余人,左賢王逃走。霍去病登狼居胥山,臨翰海而還。這次戰役以後,匈奴主力向西北遠徙,“漠南無王庭。”漢軍佔領了朔方以西至張掖、居延間的大片土地,保障了河西走廊的安全。同時漢武帝又從內地遷徙民眾到新佔領的地區屯墾戍邊。

經過這幾次重大戰役後,匈奴力量大為削弱。匈奴對漢朝的威脅基本消除。在擊敗匈奴的同時,漢武帝還對南越用兵,征服南越,漢朝國力達於鼎盛。漢朝疆域東部、南部至海,西到巴爾喀什湖、費爾甘納盆地(今俄國境內)、蔥嶺﹔西南至云南、廣西以及越南北部、中部,北到大漠,東北至朝鮮半島北部,奠定了日後中國的大致版圖。漢朝成為亞歐大陸東部最強大的國家,中國人被稱為漢人,中國的語言被稱為漢語,中國字被稱為漢字。

(10/31/2003)
[tabby title=”(4)”]

漢匈奴的最後落敗:在衛青、霍去病出擊匈奴的同時,漢武帝還想聯絡匈奴以前的敵國大月氏東西夾擊匈奴,這就有了張騫出使西域。大月氏王國原居於張掖一帶(今甘肅張掖),西漢初年被匈奴擊敗,西遷到中亞地區,以今天的阿富漢為中心。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漢中人(今陝西城固)張騫率100多人向西域進發。途中被匈奴俘獲、扣留達十餘年,但保留漢節,後率眾逃脫,再西行數十日終於到達中亞的大月氏。大月氏在中亞“地肥饒,少寇,志安樂,又自以遠,遠漢,殊無報胡之心。”

(“漢書—張騫傳”)  張騫居大月氏一年多,不得要領只得東還。在歸途中又被匈奴扣留了一年多才回到長安。張騫出使西域前後達十餘年,歷盡艱辛,儘管未達到聯絡大月氏東西夾擊匈奴的目的,但傳播了漢朝的信息,獲得了大量前所未聞的西域資料,為漢武帝進一部經營西域打下了基礎。公元前119年張騫再度出使西域,並遣副使出使大宛、康居、大夏、安息等國。此後漢與這些國家的交通往來頻繁起來,並逐漸形成了舉世聞名的絲綢之路。通西域的最初目的本是軍事的,但結果卻是極大地促進了中西商業貿易和文化交流。

雄才大略的漢武帝在解除匈奴對中原的威脅後,又進一步向西域用兵。公元前108年派王恢率輕騎擊破樓蘭,趙破奴擊破姑師,又與烏孫王和親,以達鉗制匈奴的目的。

公元前104年和前102年漢武帝又兩次派兵攻大宛,獲得大宛的汗血寶馬,並在輪台、渠犁等地駐兵、屯墾。以後漢在車師一帶多次與匈奴發生戰爭,漢勝多敗少。漢和帝永元元年(公元89年),車騎將軍竇憲出塞3000里,聯絡南匈奴,大破北匈奴,登臨燕然山(今蒙古杭愛山),刻石而還。永遠二年、三年,漢軍又兩次出擊,出塞5000餘里,圍北匈奴於金微山(今阿爾泰山),徹底擊潰北匈奴。從此以後,北匈奴部分降漢,部分歸附鮮卑,餘部開始西遷。匈奴對中國的威脅完全消失,西域50餘國盡納東漢版圖。

匈奴與中原王朝的爭鬥從戰國起,歷秦、西漢、東漢,最後以失敗告終。游牧民族的匈奴靠金戈鐵馬草原騎兵開始時是很占上風的,內戰不已,積貧積弱的中原王朝最初只能取守勢。但游牧政權畢竟缺乏根據,也難以累積雄厚的國家力量,因此當漢朝經“文景之治”而國力恢復發展,也就奠定了擊敗匈奴的經濟基礎。再有一個雄才大略的漢武帝,漢勝匈奴敗也就成了定數。一般人認為漢民族保守,不圖進取(多以明朝禁海,清朝以“天朝”自居為例),但在漢代,統治者卻是主動出擊,開疆拓土,忙得不亦樂乎。漢武帝時兼併了今雲南、兩廣和越南北部,東北則臣服了朝鮮,西北則擊敗匈奴,占領河套地區,到東漢初年又進一步控制了整個西域,從而奠定了後來中國的版圖。漢朝以它的敢作敢為,以它的積極進取贏得了後世的敬重,與強盛、自信的大唐並稱中國歷史的“漢唐盛世”。

漢以後的匈奴  漢和帝以後匈奴小部附漢、附鮮卑,大部西遷,不知所終。此後匈奴從中國史籍中幾乎完全消失,也不見於世界史籍有幾百年之久。我們只知道被漢擊敗後的匈奴有一部分西遷,但他們走的是什麼路線,經歷過什麼地方,與誰發生過交流和戰爭,歷史找不到任何片言隻語。匈奴人只有語言沒有文字,他們西遷之路漫長而蠻荒,沿途沒有遇到什麼強大而文明的民族或國家似乎是可以肯定的,這可以解釋為什麼在歐亞大陸其他民族的歷史記錄中也找不見匈奴的蹤跡。總之,一個強大的,曾經侵擾中國北方幾百年,成為中原王朝心腹大患的匈奴從歷史上突然消失了,消失得無影無蹤。300年以後,歐洲的羅馬帝國卻遭到了日爾曼族的入侵並最終亡了國(公元476年)。一般認為日爾曼人是受到了從東邊來的更強大的民族的壓迫而被迫進入羅馬帝國。那麼這支更強大的民族是誰呢?現在很多史學家認為壓迫日爾曼人的是西遷到歐洲的匈奴人,只有匈奴人才有這個實力。當時歐洲人把他們稱為“HUNS”(漢人),有人甚至認為今天的匈牙利人就是匈奴人的後裔(匈牙利人英文作HUNGARIAN,字首是HUN)。80年代初本人還在北大歷史系念書時,北大教授齊思和作“匈奴西遷考”,從歷史、語言、民族、習俗、宗教、文物等方面考證匈奴西遷的過程,認為壓迫日爾曼人的就是西遷的匈奴人。(全文完)

(11/1/2003)

[tabbyen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