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美国总统大选

[tabby title=”闲话美国总统大选(1)”]

今年是美国的大选年,奥巴马要拼连任,所有435位国会众议员和三分之一的参议员都要改选。无论是拼连任的,还是想当选的无不使出浑身解数,尽力争取选民的选票。今年的美国政坛是热闹异常,好看,好玩,好乐。这就是民主政治的好处,每隔几年你都要面对选民的选票,干的不好的,或是选民不喜欢的都要下台。选民可以关心政治,积极投身政治,竞选、辅选、当义工,或是捐钱捐物都欢迎;你也可以不关心,不投票;当然你也可以看热闹,发评论,冷嘲热讽,你不用担心会被“和谐”掉。我是很关心美国大选的,看到现在,有些感想,写下来与读者分享。当然这只是我的一孔之见,属于言论自由,你大可以不同意。一个民主社会保障的就是表达的自由,无论对错。

第一条感想是从政是要付出代价的,角逐的官位越高,要付出的代价也越大。如果你是富豪,自己出钱竞选,你的荷包就要大出血。像布隆博格为当上纽约市长,第一次就花了好几个亿,二次、三次连任又花了上亿,这可全部是他自己的钱,没向人募捐过半分。但有钱并不一定能选上,而且太有钱往往反而招人攻击,为选民所不待见。象1996年与克林顿竞选总统的独立派参选人  Ross  Perot,那可是美国数的着的亿万富豪,为竞选花钱无数,可最后是竹篮打水一场空。除了金钱的付出外,从政最大的代价可能是个人隐私的大暴露。前总统尼克松有句名言,政治人物好像鱼缸里的金鱼,一切都是透明的。对手、新闻媒体和选民时刻拿着放大镜、望远镜在找你的麻烦。如果你是平头百姓,没人关心你的私生活,偶尔出错犯规也不会弄得满城风雨。可你要是当官从政,任何小事都可能上纲上线,一不留神就栽了。像纽约前州长斯皮策招妓,这种事如果是平民百姓也没人管,但就是因为他是州长,一下成为轰动一时的大新闻。在潮水般的压力下,斯皮策只好道歉下台。说也怪,他一下台,报纸电台马上偃旗息鼓,不再穷追猛打。有些很有实力的政治人物就是担心个人隐私遭曝光而不愿出来竞选大位,像布什时的国务卿鲍威尔据说就是因为要保护个人隐私而拒绝出马竞选总统。想想也是挺滑稽的,美国人自己再怎么“腐败”,怎么胡来,只要不犯法,就没人过问,因为这是“个人隐私”,但公众人物就不行,政治人物代表政府、代表国家,所以更要老老实实,高标准严要求。因为时刻活在新闻和舆论的聚光灯下,政治人物滥用权力、以权谋私也就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第二,在美国要从政必须在金钱和美色上经得起考验。不仅贪污、受贿是万万行不得的,那是见光死,一旦揭发出来丢官、下台是必然的,而且还很可能有牢狱之灾。前几年康州州长就是因为装修地下室收了建筑商几万块钱的好处而丢官坐牢。而该君当时被视为共和党的明日之星,有望未来代表共和党竞选总统大位。贪污受贿是万万搞不得的,就是经济上有些违规、有些灰色之嫌,也会被对手穷追猛打,断送政治前程。上一次曾出马竞争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的爱德华兹就因为不当挪用竞选经费而被FBI调查,并被起诉,政治生涯从此划上句点。这次纽约市华裔市长竞选人刘醇逸因竞选募款有些不太合规则而被FBI调查,对其竞选行情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作为华人,当然希望他没事,但也给华人从政者敲起了警钟,在美国从政要处处谨慎小心,出事了,没人能罩着你。

除了金钱外,男女关系上更要小心。普罗大众一般都喜欢八卦,对色的兴趣远远大于钱,政治人物栽在男女关系上那是多如牛毛,不胜枚举。中国人老祖宗造字那是很有深意的,看看“色”字,就是头上顶了一把刀,刀可是凶器,不是好玩的。2000多年前春秋战国时的枚乘作《七发》,称“洞房清宫,命曰寒冷之媒,  皓齿娥眉,命曰伐性之斧”。中国古代皇帝很少有享高寿的,30、40岁就丧命的不在少数,其中很多都是纵欲亡身,死在娥眉柳腰之下。当然,因贪恋美色而送掉性命不是一朝一夕的,但在美国扯上桃色新闻而梦断总统宝座的却是立杆见影。这次共和党总统初选,有个非洲裔竞选人卡恩  (Cain)一度气势如虹,支持率高踞榜首。但不久爆出性骚扰传闻,刚开始卡恩也是打死不承认,最后亚特兰大有个女的公开出面,指称与卡恩有长期的婚外亲密关系,而且不断收到卡恩的金钱和财物,形同卡恩的二奶。这一下卡恩再也撑不下去了,只好宣布退出竞选,回家收拾后院,成为笑话一个。其实美色也不仅仅是指异性关系,同性也危险。最出名的莫过于我们新泽西的前任州长麦克格列维(McGreevey),  因恋上一个以色列同性恋者而被对方敲诈勒索,最后不得不道歉下台,后来又与妻子闹离婚,被赶出家门,居无定所。据说后来去上神学院,准备把一生献给主。

2/1/2012
 

[tabby title=”(2)”]

上期专栏说,在美国从政要经得起金钱和美色的考验。金钱这一关大多数政客都能顺利通过,但很多人都在美色上栽了跟头。这也难怪,连孔老夫子都说:“食色,性也。”这些出来竞选的人尽管并不都是亿万富翁,但大都经济状况良好,属于社会的精英成功人士。美国其实也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如果到了竞选总统、国会议员的年龄(起码也得40、50岁)还是穷光蛋一个,你怎么向美国选民交代?一个连自家的经济都搞不好的人,又怎么能担当总统大任、治国大任?美国出来竞选公职的大都是身家丰厚之人,当官不是为了发财,而多半是为了某种抱负,再加上制度的约束,所以想通过升官来发财在美国基本行不通,更常见的是先发财再升官,从政之路就是破财之路。官当的越大,破的财越多。典型的例子如纽约市长布隆伯格和曾出马竞选总统的Ross  Perot,  更悲惨的是佩罗破了财却没选上。这与中国文化中升官发财正好相反,在中国从古到今都是先升官后发财,升了官才能发财,官越大财也越大。如果成为皇帝,那更是拥有天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但钱关易过,色关难行。美国政客栽在石榴裙下的那是不计其数,最近的是共和党总统参选人卡恩(Cain),  上次总统大选共和党的帅哥候选人爱德华兹(Edwards)也是在紧要关头被爆出与竞选助理有婚外情,还有私生女,只好退选。桃花运顿成桃花劫、桃花煞。80年代麻州联邦参议员爱德华肯尼迪(被暗杀的肯尼迪总统的弟弟)也曾出马竞选总统,但不久被媒体翻出他1969年酒后驾车与女秘书兜风,结果把车开到沟里去了,自己逃脱女秘书却淹死的丑闻,在汹涌的舆论压力下,爱德华肯尼迪只好退出竞选闭门思过。这种英雄难过美人关的故事在政坛一再上演只能说这是人的本性决定的,江山易改,本性难移。2000多年前孔夫子就总结过:“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古今中外皆如此。
当然也有一些参选人被揭出有婚外情但还是登上总统大位,最著名的算是Bill  Clinton.  克林顿在竞选时不时爆出婚外情传闻,但这些传闻多半是过去时,或不太生猛够劲,加上他太太希拉里站台挺他,所以选民也就没有太计较。但当上总统的克林顿与列文斯基的性丑闻却让他备受煎熬,被独立检查官穷追猛打,差点被国会弹劾下台。
第三,政治人物要有包容心,官越大包容心越大,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既要吃政治这碗饭,就要脸皮厚,不怕批评、诘难、嘲笑、和攻击。江湖险恶,政治更险恶。面对媒体、选民和对手的讽刺、挖苦、抹黑、扒粪、无事生非、吹毛求疵、上纲上线,政治人物不仅不能动怒,还要强作欢笑,以四两拨千斤的技巧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对普通老百姓进行嘲笑攻击挖隐私可能给你带来麻烦,甚至惹上官司,可从来没有哪个政治人物敢到法庭告对手造谣诽谤。被人骂了,也就骂了,骂了也白骂。而且,政治人物对负面新闻和攻击还得保持高姿态,不能与对方对骂,  尤其不能在言语上攻击普通选民。这一方面是显示自己的自信,没问题才不怕你攻击;也是要表现自己的雅量,“我不和你一般见识”。在极权国家,对“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议论那是大不敬,批评、攻击更是要冒判刑坐牢的危险。但在民主国家和地区,不论是民主制度已成熟的欧美,还是南韩、新兴的同为华人社会的台湾,选民、媒体有事、没事都会骂总统,不管骂的对不对,总统都得兜着。没有这个度量,你就别想吃政治这碗饭。

最后谈谈我对这次美国总统大选的预测。今年奥巴马竞选连任,共和党不论是谁出线代表共和党与奥巴马对决,恐怕都要输给奥巴马。一来纠缠美国几年的经济衰退已渐渐退潮,失业率也连续几个月稳步下降,一月份已降到8.3%,奥巴马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更重要的是共和党推出的候选人实在不提气。最有可能赢得提名的罗姆尼(Rumney)  在道德上给人把柄太多。他是亿万富翁,2010年收入2100万,才交了13.9%的税,比一般的中产阶级税率还低。为避税,在海外开设投资账户。这当然不犯法,但看在一般老百姓眼里就很不是滋味。而且罗姆尼一不留神就流露出富豪的作派,打“一万元的赌”,“我喜欢裁人”,“我不关心穷人”的话语常常脱口而出,这种超级富豪怎么可能代表广大的中产阶级的利益?金里奇(Gimgrich)  更是对人严,对己松。当年对克林顿的性丑闻是穷追猛打,但自己却极不干净,十几年前任国会议长时因道德操守多次被调查、遭纪律处分,最后不得不辞职下台。这次想卷土重来,我估计也是竹篮打水。如果不出重大意外,奥巴马因可以连选连任,再作四年。

2/8/2012

 
[tabbyending]

誰來制衡美國?- 9.11周年祭

911事件轉眼就是一年。這一年來美國的內政與外交一弱一強,形成鮮明的對比。一方面是美國的經濟衰退,失業率上昇,金融企業界醜聞不斷;另一方面美國的對外政策走強悍路線,現是揮兵推翻了阿富汗塔利班政權,打散了基地組織,現在又把矛頭對準伊拉克,要武力推翻薩達姆政權,而全然不顧國際的反對。美國已走到了隨心所欲、無所顧忌的地步,而且越來越喜歡訴諸武力和武力威脅。美國之所以能這樣橫行天下,說到底是因為美國是唯一的超強,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能對美國的行為有所節制。這種唯我獨尊、為我獨行的霸權做法,爽則爽矣,但長期而言對美國究竟是福是禍,則言之過早。

大家知道西方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則是三權分立,行政、立法、司法三種權利互相制約又互相平衡,不使一種權利過於強大,因為西方人從歷史中總結出來的教訓就是不受制約的權利一定會產生禍害,對當權者和御下的臣民,都不是好事,因為權利的濫用會加重臣民的負擔,而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會有反抗。臣民的反抗會推翻舊政權,把掌權者送上斷頭台。英國阿林頓勛爵有句名言:權利導致腐敗,絕對權利導致絕對腐敗。這句話可以概括西方政治學中對權利的看法。三權分立,制約平衡的思想和制度在美國得到了完善的發展,也是美國能成為今天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的根本制度保證。

如果說在國內政治中權利需要制約是普遍接受的原則,那麼在國际政治中,如何定義“權力制約”以及實際上如何制約權力就成為懸而未決的問題。首先,三權分立制度無法制約一個國家的對外政策。無論在集權國家還是民主國家,當面對戰爭與和平,外患外敵時,愛國心會驅使人們自然而然地追隨、附和政府的政策,而不太考慮這種政策是否有利於本國人民,更不會想到對政府的對外政策進行制約。所以大家都看到,每次美國對外用兵,總統的聲望都上升。所以,三權分立用於內政很靈,但用於外交則基本無效。二次大戰後,戰勝國創立聯合國,賦予美、蘇、英、法、中五國否決權,任何一國可以否決聯合國通過的決議,這當然具有某種權利制約的因素,但國與國之間的制約是以國家的大小和強弱為後盾,小國弱國是很難對大國強國構成有效的制約的。在50-80年代美蘇作為兩個超級大國,具有不同的意識形態和國家利益,因而互相對抗,互相制約,使對方不能橫行無忌。蘇聯垮台後,美國成為世界唯一超強,再沒有人能有效地牽制美國,美國的對外政策一切以美國利益為出發點和終集點,只要符合美國利益就全力去追求,只要不符合美國利益就加以排斥,如果危害美國利益,則必予除之而後快。

由於缺乏制約,美國行事更為專斷。在伊拉克問題上表現最為突出。美國指控伊拉克在研製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可能會拿來對付美國,所以要先下手為強,除掉薩達姆‧侯賽因政權,這種指控完全是莫須有,而且伊拉克作為一個主權國家,為什麼不能研製和獲得武器?伊拉克就算擁有再多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跟美國比起來也是九牛一毛。說薩達姆會用核子、生化武器攻擊美國,完全是欺騙世人的宣傳。薩達姆不是賓‧拉丹,對薩達姆來說,他的政權他的身家性命才是頭等大事,他怎麼會傻到主動攻擊美國。薩達姆可從來沒有威脅過要主動攻擊美國或美國利益,倒是美國宣稱在需要時會對包括俄、中、伊拉克、北朝鮮在內的七個國家發動先發制人的核子攻擊。這種威脅赤裸裸的被《紐約時報》稱為“核子流氓”。

在國內政治中,權力需要制約。在國際政治中,不受制約的美國獨霸作風對世界不是幸事,對美國自身的長遠利益也不見得有利。武力是有效的,但武力的作用從來就是有限的,單憑武力不能根本解決問題。
(9/13/2002)

 

美政府关门没什么好怕的

这2个月来,美国总统和国会围绕是否提高国债上限而斗的不可开交。财政部警告如果在10月17日前国会不提高借债上限,美国将面临违约的风险,既不能应付各项开支,也没法支付债务利息,美国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债务违约风险。为节省开支,非核心的联邦政府部门从10月1日起已先行关闭。今天(10月16日)已是提高债限的最后一天,国会领袖们依然在作最后的冲刺,力争在大限到来之前解决问题,拆除炸弹引线。

这几年来美国每隔一段时间就要为债限问题闹腾一阵子,总统、国会搞得人仰马翻,其它活动几乎停摆。一般华人很难理解,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又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人均GDP近5万美元的美国,为何时不时搞到揭不开锅的地步?来自共产党一党专制、党中央说一不二的大陆人士更是不可思议,觉得天方夜谭一般。要说清这个问题,必须从美国的宪法和选举制度说起。美国的宪法明确规定了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权分立的原则,立法权属于国会,包括预算和举债都需要国会审议通过,总统属下的财政部向国会提交每年的预算,而是否借债、借多少也要国会批准,国会可以批、也可以不批,当然也可以少批。而国会又是由参众两院组成,任何议案必须有两院一直通过,如果通不过,则要两院协商、妥协,通过一个两院都能接受的版本,最后交由总统签证成为法律。如果总统不同意,这个法案就要打回国会,由两院再议。当然,如果国会以四分之三的多数通过法案,总统不同意也照样成为法律。所以,总统和国会是互相制约的,谁也不能凌驾于谁之上。美国又没有打白条的作法,一旦没钱,政府就得关门。而在国会,共和党与民主党也是互相牵制的,各有各的利益,为各自的利益也常常互不相让,斗的不可开交。尽管在参众两院,共和党、民主党都有各自的领袖,如目前众议院共和党领袖是贝纳(Boehner),  众议院多数党领袖是民主党的雷德(Reid),但他们并不能命令本党议员如何投票。共和党、民主党内又各有派别,党的领袖对他们只能说服,不能强迫,最重要原因就在于这些议员不是由领袖指定的,而是由所在选区的选民选出来的,他们要代表所在选区的选民投票,就连民主、共和两党领袖们都是有选区选民选出来的。如果他/她严重违背了所在选区选民的愿意,下次选民不选他/她,他/她只有下台。比方说,这几年崛起的茶党,倾向于共和党,但更保守,坚决要求消减赤字,降低债限,更不愿意对民主党及其总统妥协。茶党议员这几年之所以能当选,就是因为很多选民越来越不满政府大肆举债,美国寅吃卯粮的现象日益严重而投票给那些主张平衡预算、减少国债的候选人,比如茶党参议员克鲁兹(Ted  Cruz)。这些选民认为为了减少赤字,让政府关门、甚至短暂违约都是可以的。他们觉得只有给政府(包括总统和国会)一个沉重的教训,他们才会真正想办法解决美国的国债问题。当然这是极端选民的想法,但既然你是这部分选民选出来的,你就得代表他们说话,否则你就背离了选民的信托,下次你就选不上。所以,围绕债限的斗争与其说是党派斗争,其实根本上是各派选民的较量。我觉得,总统与国会之间、共和、民主两党之间、两党议员们为债限较量都是各司其职,做自己的工作,都是在为各自代表的选民谋取最大的利益,  这是他们的职责所在,  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只要他们在大限到来之前达成妥协,  就没有什么好怕的,  而且相信他们到最后关头一定会达成协议,  毕竟如果真是国债违约,  选民也不会答应,  民意对他们有最大的压力,  也是促使他们各让一步的终极原因.

政府关门对经济影响有限:  这2年美国多次因预算和国债问题闹得沸沸扬扬,  股市也是上下起伏,  让人心惊胆颤,很多人因而指责华府党派斗争影响了美国经济的复苏。但实事求是说,政府部分关门对经济的影响很有效,影响最大的可能是那些被迫休无薪假的联邦政府雇员,他们少了几个星期的薪水。对股市来讲,债限谈判久拖未决导致股市短暂下跌更是好事一桩,毕竟股市这2年来涨的太快了,债限谈判让股市短暂冷却一下对股市长期走向更有利。2012年底美国也因“财政悬崖”(financial  cliff)而导致股市一度大跌,但问题一旦解决,美国股市就大涨,今年以来已上涨15%以上。这次也一样,相信国会今天一旦通过提高债限的deal,美国股市又会有一波涨势。对于那些手握现金的投资人,债限导致的股市下跌更是一个逢低进场、捡便宜的好时机。                                                  10/16/2013

 

美國為什麼攻打伊拉克?

[tabby title=”美國為什麼攻打伊拉克?(1)”]

美國發動的對伊拉克戰爭已經兩個多星期了。美國為什麼不顧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反對,在沒有得到聯合國授權的情況下對伊拉克開戰呢?美國公開的理由主要有三條:A)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違反了聯合國決議;B)伊拉克和賓‧拉登的基地組織有關係,而賓‧拉登發動9‧11恐怖攻擊,是美國的頭號死敵;C)伊拉克總統薩達姆‧侯賽因是個獨裁者,凶殘狠毒,美國推翻薩達姆是為了解放伊拉克人民。所以攻打伊拉克的戰爭其代號就叫“解放伊拉克”(Deperation  Iraqi  Freedom)。

頭2個理由明顯是站不住腳的,第一,到現在為止美軍已深入伊拉克領土幾百公里,可依然未發現伊拉克擁有或使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任何證據。先不要說伊拉克是否違犯聯合國決議還是個未知數,就算伊拉克違犯了聯合國決議,難道美國就有權對它大動干戈嗎?要說違反聯合國決議最多,最常受聯合國譴責、最藐視聯合國的不是伊拉克,而恰恰是美國在中東的最親密盟友以色列!聯合國曾經多少次通過決議要求以色列從被占領土撤軍,但以色列不僅置若罔聞,反而變本加厲地在約旦河西岸和加薩走廊佔領區建立猶太人屯墾區,而美國對以色列則是百般袒護,對聯合國通過的任何譴責以色列的決議,美國不是否決就是棄權,據統計美國在聯合國先後使用過7~80次否決權,其中有將近一半是用於否決譴責以色列的決議案的。所以單單一個違反聯合國決議並不構成美國攻打伊拉克的充份理由,也不能取信於天下。

至於第二個理由更是“莫須有”。9‧11至今已一年半,美國竭盡全力也未找出任何薩達姆與9‧11恐怖攻擊有關的證據。

第三個理由,美國攻打伊拉克是為了解放伊拉克人民,在伊拉克實行民主制度,這是最冠冕堂皇的說辭,這裡又有兩個問題要回答,第一,美國攻打伊拉克是否真的為了在伊拉克建立民主制度。美國的對外政策真的是利他主義嗎?第二,為了建立所謂的“民主”就可以對它國發動戰爭嗎?這種武力強加的民主是真的民主嗎?

大家身居美國,都知道美國國內是很講民主和自由的,美國的政治制度也力求保障個人的自由和人權。在對外關係上,美國也一直標榜自由和人權。但在實際運作中,美國追求的首先是它的國家利益,而不是自由和人權,當自由和人權與國家利益相吻合時,就以自由和人權為口號來追求國家利益;當自由人權與國家利益相衝突時,美國會毫不猶豫地捨棄自由人權而以國家利益為主要甚至唯一目標。美國在中東的盟國和友邦,除以色列以外,沒有一個是所謂的民主國家,科威特、卡塔爾、阿拉伯聯合酋長國、沙特阿拉伯都是封建王朝,王權世襲,其政治制度比伊拉克還要落後,伊拉克至少還有名義上的選舉,薩達姆也是“民選”出來的,而這些美國的中東盟友連一丁點的選舉都沒有,完全是赤裸裸的家族統治,可這並不妨礙美國與他們結成盟友關係。原因無它,這些國家都是產油國,與他們結盟也就能保證美國對中東石油的控制,這是美國至關重要的國家利益。我們從來沒有聽說美國指責這些國家違反人權,在80年代的伊朗、伊拉克戰爭中,美國支持的是薩達姆,今天的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在83年曾經訪問巴格達,與薩達姆相談甚歡,美國甚至向薩達姆出售生物化學武器原料,也默許伊拉克對伊朗使用生化武器,原因無它,美國想借薩達姆之手報伊朗扣押美國人質一箭之仇,同時想利用伊拉克牽制慾對外輸出伊斯蘭革命的霍梅尼政權。同樣一個薩達姆,在80年代美國可從來沒有指責他獨裁、殘暴。

對於那些不是美國伙伴,不聽美國話,甚至威脅到美國利益的國家,美國則高舉人權大旗,指責其違反人權,獨裁、不民主,看看那些經常被美國點名批評的國家名單,如北朝鮮、敘利亞、利比亞、伊朗、伊拉克,這些國家之所以上了美國的黑名單,並不是因為他們的人權記錄不好,而是因為他們與美國對著幹。和他們一樣,人權記錄不佳,甚至更糟的國家有的是,但那些國家之所以未上榜,或者是因為他們是美國的盟友,與美國的國家利益一致,或者是因為太微不足道,對美國的國家利益沒有什麼影響,美國完全可以對他們忽略不計(如非洲一些小國)。
(4/4/2003)
[tabby title=”(2)”]

上期專欄文章討論過國美國的對外政策,對外戰爭是以追求美國的國家利益為基本出發點的,自由人權和民主是實現其國家利益的一種手段或一個口號。十九世紀法國政治家、外交家黎塞留說過:“沒有永久的敵人,沒有永久的朋友,只有永久的國家利益。”任何國家都有自己的國家利益,都追求自己的國家利益,這無可非議。為了國家利益,美國可以在兩伊戰爭中支持薩達姆,武裝伊拉克,因為扶持薩達姆對抗急於輸出伊斯蘭革命的伊朗在80年代符合美國的利益,蘇聯入侵阿富汗後,美國又出錢出武裝支持賓‧拉登抗擊蘇聯,這也沒什麼不對,因為那時蘇聯的擴張是對美國的重大威脅,遏制蘇聯是美國的國家戰略需要。當然,美國那時也未料到會養虎貼患,賓‧拉登日後會掉轉槍口來對付美國。

網上、報紙上有些議論說薩達姆獨裁專制,美國出兵伊拉克是為了在伊拉克實行民主、人權,所以美英聯軍是正義之師。一些民運人士或異議份子如劉曉波、曹長青都撰文歡呼對伊戰爭是“民主對專制”的戰爭,是把美國的民主自由推廣到封閉落後的伊斯蘭世界的一次偉大進軍(大意)。對於劉曉波、曹長青的這種觀點本人實在是不敢苟同。和美國等西方國家比起來,薩達姆的伊拉克是個集權專制的國家,但是“為了民主”難道就可以對別的國家發動戰爭?一個“先進”國家難道就有權利對“落後”國家進行武力的權力更迭?誰有權力對此進行道德評判,是強大的發動戰爭的一方,還是弱小的遭受戰火蹂躪的弱小民族?如果民運人士的理論成立的話,一個先進的國家有權對落後國家發動戰爭的話,那麼1840年的鴉片戰爭對大英帝國而言就是“正義戰爭”,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中國也是“合理的”,因為相對於已建立近代資本主義政治、經濟制度的西方來說,19世紀中葉、20世紀初的中國還是封建王朝,專制、腐敗而且落後。毛澤東說過“落後就要挨打”,但落後就應該被打嗎?如果落後就應該被打的話,那麼中國人民的八年抗戰也是無謂的犧牲,因為明治維新後的日本已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而中國還停留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我們知道汪精衛投降日本的“理由”就是想通過日本的侵略和佔領來強制改造中國,把中國納入日本所籌劃的“大東亞共榮圈”,但無論汪精衛如何為自己辨解,他作為漢奸、賣國賊的千古罵名是洗刷不掉的。

近現代史上的殖民擴張和侵略無一不是打著利他的旗號,當年大英帝國在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開韁拓土,打的旗號就是要給落後蒙昧的民族帶去文明和進步,可事實上我們看到的是亞非拉地區資源和財富被掠奪以及英國從英倫三島擴張為日不落大帝國。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時也宣稱要建立“皇道樂土”,可結果是幾千萬中國無辜平民的死亡,幾千億財富的化為烏有以及中國現代化進程的中斷。

我們評論一場戰爭,不論是歷史上的,還是現實進行的,不能看發動戰爭者一方的說辭,沒有一場戰爭的發動者不給戰爭塗上正義的色彩,披上合法的外衣--而應看這場戰爭給弱小的一方帶來了什麼,是受到了弱小一方的邀請和歡迎,還是遭到了弱小一方的反對和抵抗,即使是一個民主的國家也無權對一個不民主的國家或民族肆意發動戰爭,民主國家對集權國家的戰爭不一定就是正義的。

美國能打贏伊拉克戰爭是毫無疑問的,因為力量對比太懸殊了,但推翻薩達姆政權後是否能建立民主制度,恐怕要打個大大的問號。在基督教文明與伊斯蘭教文明對抗(亨廷頓的觀點)的大環境下,在阿拉伯人對西方(美國為代表)根深蒂固的猜忌、疑慮和敵視中,美國要在伊拉克建立民主政權談何容易。而且周圍的阿拉伯鄰國能容忍一個真正民選的政府在伊拉克存在嗎?
(4/11/2003)

[tabbyending]

美國攻伊師出無名

在未得到聯合國授權的情況下,美英還是對伊拉克發動了大規模的戰爭。盡管美國宣稱這是一場“解放戰爭”,然而從道義和法理上看,美國攻打伊拉克是站不住腳的,完全是以強凌弱的帝國主義行徑,正如美國前總統卡特所指出的“這是文明史上罕見的不義的戰爭。”

美國宣稱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對美國構成了威脅,所以美國有權採取先發制人的策略,入侵伊拉克,消除薩達姆的武裝。先不要說美國到今天也未查獲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就是薩達姆真有的話,也不可能更不敢拿出來主動攻擊美國。伊拉克是個弱國,小國,又經過第一次海灣戰爭和其後長達十幾年的封鎖禁運,伊拉克的軍力更見衰弱,給薩達姆天大的膽子,他也不敢主動招惹美國。伊拉克是個國家,不像賓拉登可以一下子從人間消失。第一次海灣戰爭後,美國在伊拉克設置“禁飛區”,動不動就對伊拉克的雷達和防空陣地發射飛彈,誰對誰構成威脅,這不是明擺著的事實嗎?而且當今世界擁有最多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恰恰是美國,歷史上唯一一次使用核武器的也是美國。去年公佈的美國國防部機密文件也顯示,美國計劃在必要時對包括俄國、中國、北朝鮮、伊朗、伊拉克、敘利亞和利比亞等七個國家事先使用核武器。連《紐約時報》也抨擊美國搞“核訛詐”。美國對伊拉克的指責正如中國古語所說的“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第二,美國聲稱伊拉克政權和本‧拉登的基地組織有牽連,但至今拿不出任何實際的證據,完全是“莫須有的罪名”。9‧11恐怖攻擊是本‧拉登的基地組織幹的,與薩達姆並沒有關係。

第三,美英對伊拉克動武沒有得到聯合國的授權,美英屢次運作要聯合國表決對伊動武,但都因湊不夠9票以及法、俄矢言否決而作罷。反對對伊動武的不僅包括小國、弱國,就是美國的盟國、鄰國也不支持,這是美國外交上前所未有的大失敗。回顧91年海灣戰爭中,不僅有聯合國的授權,而且有幾十個國家出兵參戰,而這次參與攻伊最力的只有一個英國。昔日的大英帝國狐假虎威,想借著與唯一超強美國並肩作戰而重拾昔日的榮耀。但支持攻伊的英國、西班牙都爆發了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反戰示威,英國內閣三名閣員辭職抗議,西班牙內閣更是在國內一片反戰聲中撤回了出兵的決定。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全球(包括美國)的一片反戰聲無疑是對美國攻打伊拉克合法性的強烈否定,也是對美國實行單邊主義,實施先發制人攻擊政策的抗議,布希上台以來就開始推行單邊主義,一切以美國利益為最高和唯一的出發點,不願與別的國家謀求和分享共同利益和共同安全。9‧11後美國發展出一套“先發制人”的布希主義,要在真正的威脅形成之前,就展開先發制人的攻擊來消除威脅的源頭,但威脅的認定完全由自己來決定。這是對聯合國憲章的公然違背,聯合國憲章第51條規定,國家使用武力只能限於個別或集體自己。“先發制人”式攻擊只有在面臨“即刻”被攻擊的緊急狀態下,才被許可,而如何認定“即刻危險”的標準,也必須基於某種國際共識。如果任由個別國家決定受到威脅就發動攻擊,任何一個大國、強國都可以藉口小國、弱國構成了威脅而對它大打出手,只要我看你不順眼,或者你不聽我的話,我就可以收拾你。這樣下去世界就永無寧日了。

自1648年《威斯特伐利亞條約》以來,國家主權的概念就成為國際關係的基石,在一個國家未對另一個國家構成現實和緊迫的威脅之前,別的國家就不能對它進行攻擊,二戰後成立的聯合國就是基於這一理念來處理國際糾紛的。如果美國的“先發制人”戰略不受到遏止的話,國際社會就會退回到弱肉強食、強權就是公理的野蠻時代。
(3/28/2003)
 

美国为什么打不赢伊拉克战争?

[tabby title=”美国为什么打不赢伊拉克战争?(1)”]

最近以来美国朝野上下最关心、辩论最热烈的莫过于伊拉克战争。持续4年的伊战使美国损兵折将,14万大军陷入伊拉克泥潭,战死3000多,军费开支好几千亿。但伊拉克却仍是一团糟,每天都是战火纷飞,爆炸声不断,伊斯兰教两大派别什叶派、逊尼派互相攻击,北部的库尔德人也蠢蠢欲动,准备独立建国。伊拉克陷入内战境地,风雨飘摇,国之不国。用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的话,伊拉克现在比萨达姆统治时期还不如,“比内战还糟糕。”美国独立的贝克—汉密尔顿伊战委员会报告也认定伊拉克局势“严重,”而且还再“恶化。”一方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另一方则是中东地区积贫积弱、被西方国家封锁制裁了十几年的伊拉克,美国为什么就打不赢战争、摆不平伊拉克呢?

伊拉克只是一个弱国、小国,美国挟全球唯一超强之威,三军雷霆万钧之势很短时间就拿下巴格达,布什当时是意气风发,作秀式的跑到航空母舰上宣布“主要战斗已经结束”,“使命已经完成。”但没想到攻下巴格达的伊拉克却成为一个大泥潭,使美国难以自拔,使布什狼狈不堪,使共和党输掉中期选举,而且形势变得越来越糟。这种局面不仅大出布什意料之外,相信大多数人都没想到。自从苏联垮台以后,再没有一个国家或国家集团有实力正面对抗美国。美国打伊拉克尽管没有得到联合国的授权,但没有一个国家敢公然帮助萨达姆对抗美国,这与当年苏联入侵阿富汗时,  美国公开、半公开地支持阿富汗抵抗力量有重大区别;与上世纪60-70年代越战时,苏联、中国大力支持北越,中国甚至直接派军队进越南打击美军更是有天壤之别。如果说美国输掉越战无可非议,苏联兵败阿富汗情有可言,今天的美国却打不赢伊拉克战争就很值得人们去探讨。

师出无名、不义之战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美国在伊拉克战争中陷入四面楚歌、难以自拔的困境完全是布什政府过高估计自己,奉行单边主义、一意孤行的结果。当年布什发动战争,入侵伊拉克有三条“理由”:伊拉克在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萨达姆和“基地”恐怖组织有关系;  萨达姆是独裁者,凶狠残暴,美国要推翻他,要在伊拉克建立民主,为中东地区树立榜样。本人在2003年伊战刚开始时就曾写过三篇文章,认为美国打伊拉克完全是师出无名,是不义之战。事实也证明发动伊战的头两个理由完全是子虚乌有,美国十几万大军、几千名核查人员把伊拉克翻了个里朝天,也未找到任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影子。至于与“基地”的联系,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最后报告也说“查无实据。”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反对伊拉克战争,但布什政府还是一意孤行,绕开联合国,径直对伊拉克开战。美国的做法完全是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帝国主义行径,连前总统卡特都看不下去,称之为“不义的战争。”也难怪大多数国家看着美国深陷伊拉克泥潭而抱着一种看笑话的心态。

阿革来布虐囚使美国形象扫地:美国向来标榜追求自由,尊重人权,但9:11以来美国的一系列做法却使美国的国际形象大打折扣。美国把从阿富汗和伊拉克抓来的人以“恐怖份子”的名义关在古巴的关达拉莫美军基地,既不审、也不放,还不准请律师,公然声称他们不受“日内瓦国际公约”的保护。中央情报局在其它国家、包括美国的盟国非法绑架所谓的“恐怖分子,”  甚至在东欧小国秘密设立监狱,监禁人犯。这与美国长期标榜的尊重人权的政策是极大的讽刺。难怪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离任演说中强烈抨击美国一方面宣传人权和国际次序,但在反恐中却自己背弃这些原则。当然对美国形象破坏最大的是阿革来布监狱虐囚事件.  在伊拉克阿革来布监狱被囚禁的犯人们不仅受到酷刑的折磨,还饱受精神和人格的羞辱.  真是一张图片抵一千句文字.那一张张犯人受折磨、被羞辱的照片一旦爆光,立刻在全世界引起轩然大波,在穆斯林中更激起强烈的反美情绪。美国几十年来苦心经营的人权卫士的形象瞬间轰然倒塌。用不着“基地”组织的宣传煽动,也不需要国家作后盾,激进的穆斯林纷纷越过边界进入伊拉克参与反美抵抗,颇有点当年穆斯林涌入阿富汗抵抗苏联入侵的味道。
(12/18/06)
[tabby title=”(2)”]

伊战与越战之异同: 

从2003年3月20日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以来,4年多过去了,美国损兵折将,战死3,000多人,14万大军深陷伊拉克泥潭难以自拔.今年3月份美国又增兵20,000多人到伊拉克企图稳定局势,但收效甚微.  尽管布希政府极力否任,但事实证明伊拉克战争越来越象是上个世纪美国深陷其中最后以失败告终的越南战争.回顾越南战争对我们了解今天的伊拉克战争有重要的借鉴作用,所谓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经过100多年的殖民统治后,1954年的日内瓦协定规定法国彻底退出越南,越南南北分治,北方建立胡志明为首的越共政权,南方则建立了反共的吴庭艳政权.越共以苏联和中国为后盾,力图统一整个越南,而南越则获得美国的支持.美国决策者为维护美国的霸权地位,    遏制共产主义,  全力支持吴庭艳政权.美国提出了一个很有名的  “多米偌骨牌”理论:  你把一排骨牌立起来,把第一块推倒,最后一块骨牌会怎样?它肯定会跟着倒下去。因此,只要有一处地方开始瓦解,它就会产生一系列的最深刻的反应。在美国看来,越南就是第一张骨牌,如果它落入共产主义,则整个东南亚都将倒向共产主义,全世界的自由国家都将受影响.美国作为自由世界的领袖,必须挺身而出,阻遏共产主义的蔓延和侵袭.所以说美国卷入越战是基于一种意识形态的理由:对抗共产主义,美国本身并未受到万里之遥的越南事变的任何威胁.  2003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借口则更是子虚乌有的:  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萨达姆与基地组织有联系.  事后美国中央情报局自己的报告都认为这两项指控没有根据.本人在2003年写的反对伊拉克战争的文章中指出,不要说萨达姆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就是他真的有了,他也断不敢主动招若美国,因为伊拉克是个国家,  领土、政府就在那摆着,无处可躲、无处可藏。不象基地组织藏于民间,难以发现,更不象本拉登找个山洞猫着你就找他不着。反过来说,如果萨达姆真的有了原子弹这样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美国也不敢入侵伊拉克,就象今天的北朝鲜。金正日动不动就搞个核试验或射个导弹,美国却是无计可施。美国对当年的萨达姆和今天的金正日所用的完全不同的策略正应了一句北京的歇后语:老太太吃柿子,捡软的捏。

与伊拉克战争不同,美国卷入越战是逐步升级的。先是派遣特种部队,并向南越军队提供美式武器装备,来对付北越和南越的越共游击队。特种部队失败后,1965年3月美国开始派遣大批地面部队到越南南方直接参战,并轰炸越南北方。到1969年派到越南的美军达到50多万人。但大规模增兵并未能挽回失败的局势。同时美国国内爆发持久的、大规模的反战示威。在内外交困中,美国尼克松总统被迫于1973年在停战协定上签字,并从南越撤除全部美军。1975年5月北越共军全部“解放”越南南方,从而结束了长达14年的越战。在这场旷日持久持久的越南战争中,美军有5万多人死亡,10万多人受伤,是美国20世纪第一场完全失败的战争,同时对美国的民心、士气造成了持久的伤害。越战拖了10几年,美国实际上早就知道这是一场打不赢的战争,因为越南的后面站着中国和苏联,但美国一直不愿尽早脱身,其中缘由当时的美国国防部付部长麦克劳顿分析过:美国在越南的目的70%是避免丢脸的失败,20%是使越南和印度支拉不  入中国之手,10%是使越南人民享有自由。今天的布希政府不愿尽早从伊拉克撤军其原因恐怕也差不多:死活不愿认输,不能让伊拉克落入伊朗之手(伊朗被今天的布希政府视为“邪恶政权”),维护伊拉克的民主。美国是今天全球唯一的超级强权,美国连一个伊拉克都摆不平,也太损美国的威猛形象了,  这恐怕是布希政府说不出口的主要原因。

越战时的美国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于1995年发表了《回顾:越南的悲剧与教训》一书。在书中,麦克纳马拉写道,  美国政府决策人没有意识到,“无论是我们的人民,还是我们的领袖,都不是万能的。在不涉及我们自身存亡的事务中,要判断什么是另一个国家和人民的最大利  益,应由国际社会进行公开辩论来决定。我们并不拥有天赋的权力,来用我们自己的理想或选择去塑造任何其他国家。可是直到今天,在世界上许多地方,我们仍然  在重复着类似的错误。”3年前布希发动伊拉克战争、今天身陷伊拉克泥沼不能自拔犯的就是这种错误。

(5/30/2007)


[tabby title=”(3)”]

伊战与越战之异同: 

今天的伊拉克战争和上世纪的越南战争都使美国损兵折将,损失惨重,但两者却有很大的不同.首先,两场战争的时代背景和国际环境有根本的区别.美国卷入越南战争的20世纪60-70年代是冷战的高峰时期,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互相对    ,在全球争夺霸权.一方的得分理所当然地被视为另一方的失分.尽管美苏双方没有直接兵戎相见,大打出手,但都是极力支持和怂恿小国去打击对手,  史称  “代理人战争.”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基本上都要选边站,或者亲美,或者亲苏.只有中国在60年代以后独立特行,既反苏修又反美帝.但在越南战争中,中国是出人出力出物资,坚决支持北越共产党抗击美国.美国为了防止整个越南落入共产主义阵营,乃支持南越反共政府.而今天的伊拉克战争是在社会主义阵营已土崩瓦解,苏联本身也已不复存在,美国成为全球唯一超强的情况下发生的.上个世纪60-70年代美国作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领袖,卷入越南战争,对抗苏联的霸权,有其逻辑必然性.很简单,如果美国不支持南越,北越共产党政权会很快统一南方,这在美苏冷战的背景下是难以想象的.而2003年美国入侵伊拉克时,  伊拉克既没有实力反美,更没有哪个大国在后面撑腰.俄罗斯既没有实力,也没有愿望支持萨达姆.中国还在遵循邓小平的教诲,“韬光养诲,”  “不出头,”更不可能在伊拉克对抗美国.  9:11以后如果说美国打阿富汗还有点情有可原的话,打伊拉克则毫无理由:  9:11的劫机犯不是伊拉克人,  萨达姆既没有窝藏恐怖份子,与美国恨之入骨的基地组织也没有什么瓜葛.  伊拉克实际上也没有对美国构成任何现实的威胁.布希政府还是霸王硬上弓,挥军入伊,这只能解读为布希政府中的极右派想通过推翻萨达姆在伊拉克建立亲美政权,进而在整个中东和伊斯兰世界巩固美国的霸权.从道义上讲,  伊拉克战争完全是  “不义的战争”(前总统卡特),是典型的以强凌弱、弱肉强食,为21世纪的国际关系上树立了一个极坏的榜样。难怪战前美国不敢拿到联合国去表决,开战后也遭到大部分国家的反对。

越战中,北越和美国实力悬殊,但美国最后还是失败撤军,因为美国面对的不仅仅是胡志明的北越,北越的后面还站着另一个超级大国苏联和区域大国中国。在1965年越战升级后,中国派遣了大批防空部队和工程兵部队帮助北越抗击美军。在越战中中国给予北越的物资支援高达200亿美元。中国并警告美国,如果美军越过北纬17度线,中国将出动地面部队直接参战。为避免第二次朝鲜战争,美国地面部队一直不敢直接进攻北越。目前已解密的档案文件显示,在越战最惨烈、美军死伤惨重的情况下,美军战地指挥官曾考虑动用核子武器轰击北越,但由于担心苏联对美军进行核报复而一直不敢使用。所以,所谓越南战争实际上是发生在越南领土上,北越和中、苏联合抗击美国的战争。美国输掉这场战争在某种意义上讲是必然的。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最后也是搞的灰头土脸,狼狈撤出,其原因也是背后的大国搏弈:美国和中国不能容忍苏联势力范围侵入阿富汗而在幕后联手支持抵抗力量,出钱出力出武器.今天成为美国死敌的本拉登就是那时的抗苏英雄,  而本拉登的坐大也与当年美国的支持分不开.

推翻萨达姆易,摆平伊拉克难:  美国打伊拉克第一阶段极为顺利,十几万大军铁流滚滚,势如破竹,几个星期就兵临巴格达,  伊拉克军队未组织任何象样的抵抗,萨达姆政权就被推翻.这种结果完全正常:一方面是全球超强,军事实力无人能望其项背,另一方面是积贫积弱的伊拉克,第一次海湾战争就被美国打残了,之后又被美、英封锁制裁了十几年,这次面临美国的入侵没有任何一个大国给予支持,单枪匹马当然无力抵抗全球唯一超强的雷霆之击。但打下巴格达之后美国却陷入了如越战般的泥潭,被伊拉克的各种抵抗力量零打碎敲,损失惨重,伊拉克全国更陷入内战的境地,每天都是风火连天,爆炸声不断。
(6/6/2007)

[tabby title=”(4)”]

推翻萨达姆易,摆平伊拉克难: 

全球超强的美国对伊拉克军队的打击如秋风扫落叶,几个星期就兵临巴格达,推翻萨达姆.但之后就陷入越战式的泥潭,难以自拔.这就出来一个问题:美国和美军对有组织的国家和军队的打击如此的成功,如此的得心应手,对没有什么训练也没有多少组织的散兵游勇却黔驴技穷,应对乏术呢?美国打输了越战还情有可原,因为越共有政府、有组织、有军队,还有苏联和中国作后盾,萨达姆被推翻后的伊拉克根本就是四分五裂、一盘散沙,但就是这种四分五裂、一盘散沙让美国深陷其中,吃尽苦头。兵法云,水无常势,兵无常形,美军在伊拉克面对的就是这种分不清敌我,找不到对手的尴尬局面。如果说美军在越战中主要是败于越共的游击战,败于越南的全民皆兵,在伊拉克美军面对的是更难以琢磨的对手。如果明火执仗地和美军对垒,反抗分子根本不是对手,但他们基本不和美军硬对硬蛮干,而是隐身民间,躲在暗处,或是放冷枪,或是路边埋炸弹,或是搞自杀攻击,与你同归于尽。总之,你看不见他,他却看得见你。你找不到他,他却随时可以袭击你。最要命的是,他们在什叶派和逊尼派之间挑起冲突,使伊拉克陷入内战的境地,尽管美国有十五万大军驻扎伊拉克,但要应付这种局面却也是力不从心。

萨达姆之后的伊拉克出现这种四分五裂的局面是与伊拉克错综复杂的宗教、民族、历史、国际环境等诸方面的因素分不开的。首先,我们必须了解伊拉克的宗教。被绝大部分伊拉克人信仰的伊斯兰教分成两派:什叶派和逊尼派。“逊尼”意为“道路”,指在伊斯兰教创派祖师穆罕默德之后接受四大哈里发所确立的行为规范和准则;而“什叶”则意为“追随者,”只追随第四任哈里发阿里。逊尼派承认四大哈里发和以后的窝玛亚王朝、阿拔斯王朝以及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哈里发的合法性;而什叶派则认为只有阿里才是穆罕默德的合法继承人,伊斯兰教社会应该由阿里及其后裔领导,他们被尊称为“伊玛木。”目前,全世界总数约8亿的穆斯林中,逊尼派占约90%,什叶派占10%,大部分国家包括中国大陆和美国的穆斯林大都属于逊尼派,但什叶派在伊朗和伊拉克人却占人口的多数。在萨达姆统治时期,占人口少数的逊尼派占据国家的统治地位(萨达姆本人是逊尼派),占人口的多数什叶派处于被打压的地位。美国当时发动伊拉克战争时相信受压迫的什叶派会揭竿而起呼应美国,会象迎接解放者那样以鲜花和美酒迎接美军的到来。没想到推翻萨达姆后,什叶派会掉头反对美国。什叶派领袖沙德尔就公开号召要把美军赶出伊拉克,并组织武装民兵“迈赫德军”,并常常攻击美军。以前居于主导地位、高高在上的逊尼派现在大权旁落,当然更是极力反美。巴格达周围的逊尼派“铁三角”成为令美军胆寒的“死亡三角。”此外,在萨达姆时期受到打压的什叶派在萨达姆被推翻后把气处到逊尼派头上,常常袭击逊尼派,而逊尼派则不甘示弱也暴力还击,你炸我的清真寺,我就攻击你的居民区,两派打的不可开交,伊拉克现在每天都是烽火连天,爆炸声不断。

除了教派冲突愈演愈烈外,全世界很多激进反美分子都涌到伊拉克抗击美军。这些人有些是基地组织的人马,但更多的与基地组织没有什么关系,完全出于对美国的仇恨而跑到伊拉克打击美军。抵抗份子没有严密的组织,没有从上而下的领导核心,打死一个头目马上又出现新的头目。这种形势与1979年苏军入侵阿富汗后很多穆斯林跑到阿富汗抗击苏军占领如出一辙。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幸运的是那时抗苏力量得到了美国和中国等大国或明或暗的支持,要钱有钱,要武器有武器,现在伊拉克的抵抗力量没有哪个国家敢公开支持,其武器也是原始的炸弹,没有什么先进武器,否则美军损失会更惨重,更难以支撑。

(6/12/2007)
[tabbyending]

百姓怕官,官怕洋人 -我看薄熙来、王立军事件

[tabby title=”百姓怕官,官怕洋人(1)”]

龙年注定就是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份,龙抬头,飞龙在天,说的都是龙的折腾。龙被华人视为图腾,上界的龙不消停,凡间的人自然没有好日子过。大家可能还记得1976年也是龙年,中共三巨头周、朱、毛一年内都相继撒手人寰,再有唐山大地震,几十万人死于非命,接下来是宫廷政变,毛尸骨未寒,其夫人江青和四人帮被逮捕,中国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2012年也是龙年,元宵夜,重庆市副市长,曾经的公安局长、打黑英雄王立军易装进入美国驻成都领事馆,滞留30个小时后才走出领事馆,被带往北京,从而引爆1989年天安门事件后中共最严重的党内斗争。暄腾一时的唱红打黑主角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被停职、被双规(在规定时间、规定地点交代问题),后来官方更爆出薄妻谷开来涉嫌毒杀英国商人海伍德更劲爆的新闻,再加上各种兵变、政变传闻,这一出大戏真是要什么有什么:政治、权斗、阴谋、金钱、外国间谍、情与性、谋杀,  再扯上美、英两大国,高潮迭起,内幕越挖越生猛、劲爆,老百姓看得是目瞪口呆,一个“和谐”的社会猛一下被扒掉了皇帝的新衣,原来却是如此的龌龊和不堪。

这件事的起因是王立军夜奔美领馆,寻求保护,王立军如何与薄熙来交恶、为何要跑到成都美领馆去,官方至今未给出任何说明,但我们可以从常识推断,一定是王发现或感觉到了薄要对自己动手,自己有迫在眉睫的危险,而且是性命危险,王才铤而走险,寻求自保,而王选择美领馆也是石破天惊、事实证明也是最佳的庀护所。尽管一旦走入美领馆,王的政治生命就此终结,但王至少保了一条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材烧。尽管美国未予王政治庀护,但我相信在王走出美领馆前,美国方面一定是得到了中方的某种允诺或默契,不会把王交给薄熙来,会公平处理王立军。也就是说王一进一出美领馆等于是给自己谋了一张护身符,事实也证明王不仅自己保了一条命,而且成功的把薄熙来拉下了马,并进而揭开了这几年薄在重庆唱红打黑的内幕。写到这里,不能不为中国人感到悲哀。一个中国人受了冤屈,或遇到了危险,在自己的国家生命得不到保护,冤屈得不到申述,却要跑到外国领事馆去寻求庀护。我相信王立军在作出进入美领馆决定之前一定是备受煎熬。

他一定想过其它的保命途径,但权衡再三,他知道在中国的土地上,在现行体制下,无论他跑到哪里,都跑不出薄熙来的手心,他最大的可能就是被自杀,被精神病,死后还被泼上无数的脏水。他也知道开弓没有回头箭,只要他一脚踏入美领馆,他跟中共的现行体制就是一刀两断。但思前想后,他发现要想保命,不仅保自己的命,还要保自己的部下和亲信的命,进入美领馆把事情国际化可能是最佳的也是唯一的选择。在大陆现行体制下,一般老百姓的冤屈甚至命案都不算什么,都会被“和谐”掉,只有把事情闹大,闹成国际事件才有解决的可能。
由王立军事件,我又想到了赖昌星案件。这位农民出身、结交无数党政军高官,走私、贩私达800亿人民币,被朱镕基称为“枪毙三次都不够”  的超级牛人,在事发后也是跑到加拿大,官司一打就是十几年。加拿大就是不放人,逼得中共再三保证不会判他死刑,最后才把他遣返中国。这种视国人如草芥,奉洋人为上宾的政策并非始自中共,清末经两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入侵,清政府对洋人和外国政府那是彻底地服了软,慈禧太后说的好,要“量中华之国力,结与国之欢心”,宁与外邦,不予家奴。对内残忍对外软弱就成为清末到民国到今天历代统治者内政外交不成文的国策。不论是政治的失势者还是脑后有些反骨的异议者、或是小骂大帮忙的文人,有了危险,他们逃生的不二法门都是躲到外国使领馆,或是栖身于外国在华租界。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由英国公使秘书陪同前往香港避难,梁启超则是先进东交民巷的日本公使馆,后又避难天津日本领事馆。最后从天津登船赴日本,成为近代中国第一例前往外国驻华使馆寻求避难的事件。而孙中山多次得外国使节搭救,后来又流亡日本。被中共视为“骨头最硬”的鲁迅既不是住在国统区,也不在延安,而是一直栖身于上海外国租界。1940年代末李公朴、闻一多被刺杀后,名教授潘光旦与费孝通都曾躲入美国驻昆明领事馆避难.而费孝通在1980年代和90年代更是官拜人大付委员长和政协副主席,跻身“党和国家领导人”之列。至于89年民运后,方励之避难于美国驻北京大使馆更是路人皆知。

从康有为梁启超到方励之到王立军,他们时代不同,身份各异,但都是在危难时靠避入外国使领馆而得以活命或逃避牢狱之灾,不禁使人感叹,中国人在关键时刻还要靠外国人来救命。100多年过去了,中国社会进步在哪里呢?
4/18/2012

 

[tabby title=”(2)”]

王立军是中共建政以来第一位副部长级别的高官私入外国领事馆寻求庇护的人物,再回溯41年,1971年中共第二号人物、毛主席的接班人林彪乘飞机外逃苏联,中途失事坠毁在蒙古温都尔汗,当时也是震惊世界。40多年过去了,林彪事件仍然迷雾重重,真相难明。12年前本人曾写过10几篇系列文章,阐述林彪事件,当时我就认为所谓林彪“叛国投敌”是中共历史上最大的冤案,至今仍是沉冤未雪  (全文参见本人网站www.fanqiyong.com)。40多年前由于没有互联网,再加中共严密控制,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的老百姓都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而今天王立军一进美领馆,网上立马就有消息出来,还上传了警车包围成都美领馆的照片。有人据此认为中国社会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从制度层面来看,中国社会没有任何改进。有网友评论薄王事件说:一个新加坡人(暗指谷开来)杀死了一个英国人,一个中国人到美国领事馆去报案。王立军如果不是进入了外国使领馆,这个事件恐怕早就给“和谐”掉了;如果王立军没有捅出薄妻谷开来涉嫌杀害英国商人海伍德的命案而引起英国施压要求调查的话,  王捕头夜闯美领馆事件也不会酿成如此惊天巨浪。还记得去年的温州动车事件,死了40个人,当时也是全国一片哗然,但不久就被“和谐”,媒体禁声,舆论禁口。拖延许久的事故调查报告,居然把主要责任推给事故发生半年前就被双规的铁道部部长和副总工程师,他们反正都是没法发声的人。薄熙来真是心比天高,运比纸薄,百密一疏,事发前秘密抓了王立军的司机和亲信,就是没有想到王立军会石破天惊,想出夜奔美领馆这一绝招。绰号“彪子”的王立军是蒙古人,身上流着成吉思汗的血,这一看似鲁莽的险招却使他绝处逢生,不仅救了自己,也扳倒了树大根深的薄熙来。古人讲“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德五读书”,有人解释说薄家阴德有缺,薄熙来是遭了报应。胡耀邦当年替薄熙来的父亲薄一波平反,薄一波不仅不感激,89年倒胡时,薄一波更是急先锋,在大老会议上对胡耀邦极尽羞辱,令胡当场心脏病发。薄熙来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文革中身为红卫兵造反派的薄熙来一脚踢断了薄一波三根肋骨。这可不是别人的演义,而是薄一波亲口所言。当然命相报应之说很是玄妙,信不信由你,但中国传统文化推崇积德行善不作恶却是很有道理,平民百姓无法正常发声议政,只好通过这些左道玄学来发泄不满。

上期专栏文章说过,自慈禧太后以来历代中国政府都有惧怕洋人的软骨病。其原因一是被打怕了。自鸦片战争以来,清政府每遇外战,几乎没有不败的。先是败给西洋人,后来又败给东洋人。每次战败都是割地赔款,丧权辱国。义和拳败后,八国联军一度要求处死慈禧,最后以处决多位王公大臣,多多赔款才得网开一面。二是洋人很较真,洋人在中国出了事,他们的政府在国内要面对媒体、选民和国会的巨大压力。拿海伍德命案来说,一旦获知他是被毒死,英国政府一而再再而三地公开要求中共调查事实真相。而英国的媒体更没闲着,不断发掘其中的奥秘,议员也是三天两头地拷问着政府。反过来说,如果一个中国公民在海外遇害,中国政府的一贯原则是“不要损坏两国关系的大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惧怕洋人的另一个表现就是假洋自重。薄熙来在重庆唱红时,就曾把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请到了重庆,而基辛格也大赞“唱红好”。当时我就觉得好笑,让一个美国政客为你背书叫好唱革命歌曲这不是滑稽到家了吗?  基辛格当然不是真心的,但随口一句“唱的好”换来他自己咨询公司的财源广进他何乐而不为呢?他是退休政客,又不用怕回美后,人家说他亲共。犹太人的精明和算计那是举世无双的。

薄熙来被双规后,不承认对他的控罪,要求公开审判,这也颇为讽刺。他在重庆打黑时,刑讯逼供、株连九族,各种手段可是无所不用其极,也没见他说要保护嫌犯的权益,进行公开、公正的审判,一旦自己沦为阶下囚时才体会到公平、公正、公开的重要性。由此再联想到文革时的刘少奇。在落难时刘曾手持宪法和党章,称自己享有宪法的权利和党员的权利。但当年他在党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打击党内对手时,他可半点都没想到对方也有辩护的权利。说白了,都是权力惹的祸。中国人几千年来最大的追求就是权力(做官),最高的权力,不受限制的权力。一旦拥有了权力,就滥用权力,最后被权力吞噬。几千年来中国王朝更迭不断,城头变换大王旗,成王败寇,但专制制度的本质没有丝毫的改变。如果中共真的能给薄熙来公开、公正的审判并由此启动政治改革,那也是薄王事件的积极意义,否则难免被人视为又一次权力斗争,薄熙来只是权斗的失败者。
4/25/2012
 
[tabbyending]

王道與霸道 – 911大襲擊與恐怖主義分析

[tabby title=”王道與霸道 (1)”]

發生在9月11日摧毀世界貿易中心和撞擊五角大樓的襲擊是美國本土所受到的有史以來最嚴重的恐怖襲擊。震驚、憤怒、譴責以及軍事報復是美國的必然和必要反應。在激情和狂熱中,我們更有必要從種族文化、歷史、宗教和國際政治等方面探討恐怖主義產生和發展根源,並檢討美國的對外政策。只有對恐怖主義有深入的了解,對症下藥,採取相應的回應之道,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恐怖主義的問題。只停留於遣責恐怖主義是不夠的,還要努力去認識和了解恐怖主義。只靠軍事手段也不可能徹底根除恐怖主義,政治解決以及美國外交政策的適當調整也是必不可少的。

        一、文明的衝突與恐怖主義 

這次恐怖攻擊使我想起了哈佛大學教授薩繆爾‧亨廷頓前幾年寫的一本書《文明的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亨廷頓認為,隨著冷戰的結束,意識形態的對立也隨之結束。蘇聯的崩潰標誌著以美國為代表的資本主義制度戰勝了以蘇聯為首的共產主義制度。未來世界將不再存在以意識形態劃線的國家集團,國家的重組和國家間的合縱連橫將更多地基於種族、文化、語言、宗教和歷史傳統,即所謂文明。冷戰後的世界衝突將是幾大文明之間的摩擦和對立。亨廷頓認為主要的衝突將發生在以美國為首的西方文明和以中國大陸為代表的中國文明以及中東的伊斯蘭文明之間。

西方文明強調個人價值和自由競爭,中國文明則以儒家思想為核心,講究等級和秩序,更多地追求集體的利益。伊斯蘭文明則是各大文明中最獨特的。首先,這是以宗教教義(可蘭經)為基礎建立的文明,宗教與政治合二為一,在許多國家教權高於政權。第二,其它文明多以一個國家為核心或代表,而伊斯蘭文明則不存在一個核心國家,各個國家、地區或部族信奉不同的教義,屬於不同的教派,不同的教派之間常常發生嚴重的對立和衝突,但在反對西方文明的入侵與滲透上又是一致的。第三,其它文明包括中國文明都逐漸地向追求物質發展的西方文明靠攏,而伊斯蘭文明仍有強烈的反西化和資本主義化的傾向。

亨廷頓的理論似乎就像是一個預言,也為我們解讀9月11日的恐怖攻擊提供了一個廣義的框架。冷戰結束後,美國的政治、經濟和軍事力量達到了頂峰,成為獨一無二的超級大國。美國憑借其傲視全球的實力加速全球化進程,企圖把自己的價值觀念和經濟制度推廣到其它國家和地區,但卻很少考慮別的國家的承受能力和具體的國情。同時全球化進程帶來的南北貧富差距的擴大使這些國家的人民未蒙其利卻先受其害。而美國在解決南北貧富差距問題上,美國往往以自己的國家利益為優先甚至唯一考慮而採取不參予的態度,比如美國拒絕參加防止全球變暖的《京都議定書》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這也使許多人懷疑美國實行的是損人利己的政策。去年發生在西雅圖,今年又在意大利熱那亞重演的激烈的流血抗爭就是弱勢國家和集團反全球化的一種努力。

街頭示威遊行是合法意願的表達,而極端分子採取的卻是暴力的恐怖襲擊,但其目的和追求卻有某種一致性。這次恐怖攻擊目標的選擇就有高度的象徵意義。世貿中心是美國資本主義的象徵,世貿中心駐有500多家跨國公司因而也是全球化的象徵,而五角大樓則是美國武力的象徵和帝國主義的象徵。
(9/21/2001)
[tabby title=” (2)”]

二、伊斯蘭原教旨主義與恐怖主義 

從已公佈的資料看,劫持飛機撞擊世貿大樓和五角大廈的19個人都是極端的伊斯蘭教原教旨主義者。而被美國指為恐怖攻擊主嫌犯的賓拉丹更是鼓吹以聖戰打擊美國利益的伊斯蘭教狂熱分子的精神偶像。

“伊斯蘭”(Islam)本意為“和平、純淨、順從”,從宗教意義上講就是“歸順阿拉的旨意”,“服從阿拉的戒律”,通過無條件的歸順與服從來獲得真正的和平和永久的純潔。事實上公元七世紀穆罕默德選擇“伊斯蘭”作教名時正反映了阿拉伯人民反對戰亂,要求和平的強烈願望。但伊斯蘭教又有別的宗教所沒有的“聖戰”教義。可蘭經規定,聖戰(Jihad)為穆斯林的應盡義務。“你們當為主道而抵抗進攻你們的人-你們在哪裡發現他們,就在哪裡殺戮他們,並將他們逐出境外……誰侵犯你們,你們可以同樣的方法報復誰……”聖戰的規定本是為了護教、傳教,反對宗教迫害,抵抗外族入侵的一個口號,在當時為伊斯蘭教的生存和發展,為中世紀阿拉伯帝國的建立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在近代史上,弱勢的穆斯林和阿拉伯人更是高舉“聖戰”的旗幟反抗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的侵略。19世紀英國侵略阿富汗和20世紀的70~80年代蘇聯入侵阿富汗時都遭到以聖戰為號召的穆斯林的強烈反抗,最後都鎩羽而歸。到了伊斯蘭教原教旨主義者手裏,聖戰更是發揮到了極致。一切暴力和恐怖活動也都批上了“聖戰”的外衣。他們相信,死於聖戰的烈士雖死猶生,靈魂一定會入天國。1999年1月賓拉丹在接受“時代週刊”採訪時宣稱以聖戰把美國勢力趕出阿拉伯、奪回以色列占據的聖地是所有穆斯林的義務。對美國的聖戰可以不計代價。即便犧牲無辜者的生命,只要目的是打擊美國,那也是合乎可蘭經的。賓拉丹宣稱死於聖戰的人是真正的穆斯林,是真主阿拉所喜悅的。

進行前仆後繼的自殺攻擊除了二戰末期的日本“神風敢死隊”外,最著名的就是中東的伊斯蘭教極端分子。從報紙和電視上,我們經常看到巴勒斯坦人身懷炸彈與猶太人同歸於盡。這次更有多達19名恐怖分子駕機撞擊世貿大廈與五角大樓。世貿大廈倒塌了,他們自己也灰飛煙滅了。除了譴責他們以平民作犧牲的恐怖暴行外,我常常在思考一個問題,是什麼東西驅使這麼多人義無反顧地走上自殺之路?他们中有些人已在美國呆了多年,美國的花花世界和價值觀念居然沒有化解他們胸中的戾氣,沒有腐蝕他們的“革命意志”,他們仍然懷著必死的決心走上自殺與毀滅的道路。思考良久,找到的一個答案,那就是宗教的狂熱以及聖戰烈士的榮耀被他們看得比生命更重要。在他們心中,聖戰烈士之重與生命之輕是不成比例的。這種自殺攻擊的現象在別的宗教,別的文化和文明裡是非常罕見的。中國文化儘管也頌揚殺身成仁的義舉,但儒家思想的主調是平和與中庸,反對過激的言行。在西方文明裡,推崇個體生命價值的人們更是難以理解他們為何會採取這種自殺殺人的暴力行為。

美國宣稱這是一場“戰爭”,但這次恐怖攻擊完全打破了以往戰爭的模式和教條。劫機犯都不是職業軍人,他們的武器只是幾把裁紙刀,連匕首都算不上,就能成功地劫持多達4架飛機,發動驚天動地的大攻擊。武裝到牙齒,擁有最先進的高科技武器的美國軍隊對他們居然束手無策。更好笑的是想報復都找不到確切的目標。這不是一個國家對美國的攻擊,任何國家都不敢對美國發動這樣的攻擊。但恐怖分子就不一樣。他們無國家、無疆界,無軍隊,也沒有嚴密的組織。他們有的只是對美國的仇恨和宗教的狂熱與偏執。仇恨導致他們攻擊美國,而狂熱與偏執則驅使他們視死如歸,玉石俱焚。這是最可怕的,也是最難防範的。

(9/28/2001)
 

[tabby title=”(3)”]

要了解911恐怖攻擊的動機,我們需要回答兩個問題,一是為什麼他們不怕死,為什麼有多達19名劫機犯視死如歸地走上自殺攻擊的毀滅之路;二是他們為什麼單挑美國,他們為什麼對美國有如此的深仇大恨?第一個問題的答案可以從他們極端的宗教信仰和偏執中找到。在他們心目中,聖戰烈士的榮耀與殉道者上天堂的感召力遠遠大於對塵世生命的留戀。報紙報導有不少恐怖分子曾給家人留下遺書,真想知道他們在遺書裡到底寫了些什麼,他們自殺攻擊前究竟有什麼樣的心態和想法。

第二個問題回答起來就不容易,而且很可能情緒化和政治化,但要完全了解恐怖主義又不可能迴避這個問題。從1993年的世貿大樓爆炸案,到98年美國駐坦桑尼亞與肯尼亞大使館被炸案,再到這次史無前例的恐怖攻擊,都是以美國和美國的利益為攻擊目標。他們為什麼不攻擊別的國家,而單挑美國?為美國駐肯尼亞大使館爆炸案嫌犯提供辯護的律師包格指出:“整個問題的關鍵是,為什麼會發生這種事?他們為何如此仇恨我們?”

這才是問題的關鍵。他們為什麼仇恨美國?這個問題至今未見主流社會進行全面和深入的討論。布希總統在9月20日的國會演說中給的解釋過於政治化和意識形態化。同時美國之音採訪阿富汗神學士政權領袖歐瑪時,歐瑪提出了另外一種答案。歐瑪說:“美國自己創造出攻擊它自己的邪魔。就算我、賓拉丹或其他人死亡,這個邪魔也不會消失。美國應退一步思考,反省自己的外交政策。美國應停止把帝國主義強施於世界其他國家的企圖,特別是回教國家。”美國之音對歐瑪的訪問錄音因美國國務院的反對而停止播出,但歐瑪的話無疑擊中了美國外交政策的痛處,這也是國務院不准美國之音播出歐瑪訪問錄的原因,這也表明至少在目前美國官方不願檢討自己的對外政策,更不願承認自己的對外政策可能是導致恐怖攻擊的一個原因。

現代恐怖主義的大本營在中東。二戰以來,中東地區一直是世界上最為動盪不安的地區。民族宗教和領土的紛爭和衝突從來就沒有停止過。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的敵對,猶太教與伊斯蘭教的對立構成衝突的主線。80年代以前以色列和埃及有過斷斷續續幾十年的戰爭。埃以媾和後,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人的衝突又躍上檯面。幾十年的戰爭和衝突造成阿拉伯人對以色列和猶太人的深仇大恨。而在阿以衝突中,美國一直站在以色列一邊,給以色列提供全面的支持和援助。坦率地說,如果沒有美國的支持,單憑一個以色列是無法對抗阿拉伯世界的。美國對以色列的支持和偏袒自然也使阿拉伯人對美國深為不滿,這種不滿到伊斯蘭原教旨主義心中就發展為對美國的深仇大恨。這是我們了解中東恐怖主義之所以產生,之所以把攻擊矛頭對準大洋彼岸的美國的內在原因。

同時美國的很多對外政策具有短視性,只圖一時目的的盡快達到,而不顧它可能帶來的後果和深遠影響。《華盛頓郵報》說,賓拉丹實際上是美國自己培養出來的“聖戰戰士”。在抗擊蘇聯入侵阿富汗時,美國對賓拉丹及其他抗蘇聯盟提供的資助不下20億美元。美國中情局並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山區對他們進行訓練。所以阿富汗神學士政權領袖歐瑪稱“美國自己創造出攻擊它自己的邪魔”。海灣戰爭以後,賓拉丹痛恨美國軍隊開進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因而把攻擊矛頭對準美國。在無力正面對抗美國軍事機器的情況下,發動出其不意的恐怖攻擊就成為賓拉丹及其黨羽的必然選擇。事實也証明這種恐怖攻擊成本小,影響大,而且防不勝防。
(10/5/2001)

 

[tabby title=”(4)”]

四、美國對外政策之檢討 

中國古代政治哲學有“王道”與“霸道”之分。王道主張以仁義治天下,以懷柔和招撫辦外交,講究“攻心為上”,“不戰而屈人之兵”。歷代帝王常有和親之舉,不僅國力衰弱時搞和親,就是強盛的王朝如大唐和康熙帝國時也常常出嫁公主給邊疆蠻族以招撫他們,不到萬不得已時不擅動刀兵。而霸道則崇信武力和權勢,對內實行高壓,對外則訴諸武力征剿。一個真正強盛的王朝往往是更重王道,以王道為主,追求國家的長治久安,如大唐;而奉行霸道、窮兵黷武的王朝往往是短命的,如秦王朝。

無獨有偶,西方學者前幾年也有人闡發了類似的觀點。耶魯大學教授肯尼迪89年出版了一本暢銷書《大國的滅亡》。肯尼迪認為歷史上的大帝國,如羅馬帝國、奧斯曼帝國、蒙古大帝國之所以滅亡不是因為它們不夠強大,而是因為帝國的過度擴張和過度使用武力耗盡了國力。自蘇聯垮台以來,美國作為唯一的一個超級大國在世界上頤指氣使,呼風喚雨,常常擺出老子天下第一,誰不聽話就打誰的架式。布希上台以來其好戰性與霸氣更是一覽無遺。70年代簽訂的作為全球安全基石的彈道飛彈條約要撕毀,防止全球變暖的《京都議定書》別的工業國家都參加了,唯獨美國不簽字。克林頓時期曾推動南北朝鮮對話,布希上台後也不支持,反而指責北朝鮮是“流氓國家”。在巴以衝突中,布希政府更是顯露出過份偏袒以色列的立場。無論以色列對巴勒斯坦人民如何暴力相向,美國從不出言譴責,反而百般回護。在中美軍機相撞與美中關係問題上,布希也是盛氣凌人,步步進逼。布希以及他的鷹派謀士們以為美國是全球唯一超強,憑借其傲視全球的政治經濟,特別是軍事實力,美國可以為所欲為。殊不知四面出擊,四面樹敵的結果使自己成為孤家寡人。911之前美國喪失在聯合國人權委員會的席位就是一個信號。

現在美國對阿富汗神學士政權和賓拉丹恐怖組織的攻擊已經開始。軍力強盛的國家最喜歡訴諸武力,因為武力表面上看起來效果最明顯,但軍事手段的效果不可能持久,更不能根本解決問題。因為恐怖主義有政治訴求,它植根於中東地區複雜的文化、宗教和領土紛爭。如果不根本解決中東問題,巴以衝突繼續下去,恐怖主義就有繼續存在和發生的土壤。如果美國不調整它的中東政策,它依然會成為恐怖攻擊的目標。賓拉丹就宣稱“只要巴勒斯坦沒有和平和安全,美國也不會有安全。”

此外,美國對賓拉丹的攻擊無可避免地極大地提高了賓拉丹在極端的伊斯蘭教原教旨主義者心目中的地位,在回教世界他已成為反美的象徵和偶像。這種偶像作用加上宗教狂熱可能造就更多的小賓拉丹們。因而美國反對恐怖主義的戰爭決不是炸死賓拉丹,摧毀賓拉丹的訓練營地那麼簡單。

(10/12/2001)
 

[tabby title=” (5)”]

上個月連續寫過四篇分析911攻擊與恐怖主義起源的文章。今天和下星期的專欄想談談美國的2個主要盟國英國和以色列的所作所為。

英國:狐假虎威,帝國心態

911攻擊後,美國組織了廣泛的反恐怖聯盟,但多數國家只停留在口頭上的譴責和外交上的聲援,穆斯林國家更是口是心非,甚至抱有幸災樂禍的態度,只有英國不僅在政治與外交上與美國密切合作,而且還是唯一一個派遣軍機直接參與轟炸阿富汗的國家。英國首相布萊爾更是風塵僕僕,四處訪問中東、南亞國家,拼湊反恐聯盟。

911恐怖攻擊發生在美國,與英國本來沒有直接關係,為什麼英國會這麼積極地參與打擊阿富汗的軍事行動?拋開那些冠冕堂皇的政治宣傳,我們就會發現是大英帝國的心態在作祟。英國的政治人物總喜歡藉積極捲入國際事務來展示大英帝國的餘威,並藉以維持英國作為國際大國的地位。

英國在18~19世紀通過殖民擴張建立了地跨全球的大帝國,號稱“日不落帝國”。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大英帝國更是頭號強權,世界主宰。那時英國的侵略和擴張也是“師出有名”  ”的,不是打著“維護自由貿易”的旗號,就是宣稱要給落後地區“帶去文明”。在這些冠冕堂皇的口號下,英國在非洲販賣黑奴,在美洲屠殺印第安人,在中國輸出鴉片。今天的近中東和南亞次大陸都曾經是英國的殖民地或勢力範圍。19世紀中葉大英帝國為了與沙皇俄國爭奪中亞,曾三次入侵阿富汗,並扶植傀儡政權,但每次都遭到阿富汗各部落的強烈抵抗,弄得灰頭土臉,最後鎩羽而歸。

兩次世界大戰嚴重削弱了大英帝國的實力,尤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它的殖民地和屬地紛紛宣佈獨立,脫離而去。大英帝國土崩瓦解,只剩下英倫三島。真所謂“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但英國總有一幫人緬懷過去的帝國夢,時不時想展示一下昔日的輝煌。80年代初,撒切爾夫人勞師動眾遠征南大西洋,從阿根廷手裏奪回福克蘭群島就是英國重溫帝國夢的努力。但英國也知道憑它現在的國力再也不能在世界上耀武揚威了。於是只能藉著與美國的特殊關係狐假虎威,通過參加美國主導的軍事行動來展示一下大英帝國的餘威,並凸現英國作為世界大國的地位。從91年海灣戰爭打伊拉克,到這次打阿富汗,英國的參戰都是出於同樣的心態。其理由都很“正義”。上次是“解放科威特”,這次是“打擊恐怖主義”。但回顧歷史我們知道英國决不是什麼主持正義的國家。19世紀英國三次入侵阿富汗,20世紀上半葉英軍兩度占領伊拉克。海灣戰爭後,美英通過聯合國繼續對伊拉克進行經濟制裁,並且不顧伊拉克是一個主權國家的事實,在伊拉克北部設置禁飛區,而且動不動就對伊拉克目標發射幾枚導彈。但制裁的結果是伊拉克成千上萬的兒童死於缺醫少藥,普通老百姓生活於水深火熱之中,而薩達姆侯賽因的地位卻穩固如初。這也不能怪伊拉克人民不揭竿而起推翻薩達姆。稍有點民族意識的人都不會接受英國這樣一個兩度占領自己國家的老牌殖民主義、帝國主義國家再次對伊拉克發號施令。薩達姆當然不是什麼好人,但他敢於對抗今日的超級大國美國和昔日的大英帝國,這種“好漢”和“硬漢”的形象反而有助於薩達姆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英國一定對自己的舉動很是得意。但在別人眼裏卻顯得很可笑。大英帝國已隨風而去,今日的大英帝國只是一個二流國家。但願英國的政客能早日醒悟過來,接受眼前的事實。
(11/09/2001)
[tabby title=” (6)”]

以色列:恃寵而驕,以強凌弱

9.11後,阿拉伯世界包括美國在中東的盟國都認為美國的中東政策是導致恐怖攻擊的內在原因。埃及總統穆巴拉克明確指出:“50%的恐怖主義源自巴勒斯坦問題。”沙特阿拉伯親王在憑弔世貿中心廢墟時就公開提出美國要調整它自己的中東政策。實際上美國國內的民意測驗也表明64%的美國民眾認同以上觀點。很遺憾的是,這些觀點遭到美國政府的排斥,也未受到主流媒體的重視。

被穆斯林和基督徒視為聖地的巴勒斯坦經歷過無數的民族與國家的興衰更迭。公元前十幾世紀希伯萊人(今猶太人的祖先)曾在此建國,後分裂為猶太和以色列兩個王國。先後被亞述人、巴比倫、埃及、波斯、羅馬帝國以及亞歷山大大帝所征服。每被征服一次,猶太人就被擄掠為奴一次。到公元一世紀巴勒斯坦這塊土地已幾乎沒有猶太人。猶太人被趕出了巴勒斯坦,散居於歐洲。之後巴勒斯坦先後經歷過東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阿拉伯帝國以及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統治。在阿拉伯帝國時期伊斯蘭教成為當地的主要宗教。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英國打敗土耳其帝國並從1923年開始統治巴勒斯坦。直到20世紀初猶太人與巴勒斯坦人或阿拉伯人並沒有矛盾和衝突。史上迫害猶太人的不是阿拉伯人而是信奉基督教與東正教的歐洲,尤其是納粹統治下的德國。

以阿矛盾源於列強的插手和安排。1917年英國發表貝爾福宣言,支持猶太人返回巴勒斯坦並建立自己的家園。當時當地巴勒斯坦人就像早期美洲的印第安人一樣歡迎並幫助猶太人返回巴勒斯坦。第二次世界大戰後,1947年聯合國決議巴勒斯坦一分為二,  建立猶太國和巴勒斯坦國。1948年5月英國從巴勒斯坦撤軍,以色列國宣告成立。以色列建國後共打過4次中東戰爭。前三次都是以色列大占上風。1979年以色列和埃及簽訂了停戰協定,以色列退還占領的埃及領土換取和平。

以埃停戰以後,以色列的國防壓力減輕,開始騰出手來對付巴勒斯坦人。通過戰爭和移民,以色列占領了大片本來劃歸巴勒斯坦人的土地,同時竭力阻撓巴勒斯坦人建立自己的國家。對於巴勒斯坦人反抗以色列占領的行動,以色列一概斥之為“恐怖主義”,進行武力鎮壓。以色列甚至發展了一套所謂“先發式自衛攻擊”的理論,只要是它認定的敵對組織和個人,它就可以先行攻擊,進行肉體消滅。巴勒斯坦人的任何反抗,都遭到以色列十倍的報復。以色列就想通過這種暴力和強大軍事機器來壓服巴勒斯坦人和阿拉伯人,維持以色列安全。很難理解在歷史上受盡歧視和磨難,在二戰中幾乎被滅族的猶太人,有了自己的國家後會對巴勒斯坦人如此暴力相向。根據聖經,以色列人和阿拉伯人本是同父異母兄弟。而且阿拉伯人在歷史上沒有欺凌過猶太人。不论是在纳粹统治下的德国,还是在中世纪的欧洲,从来没有听说过犹太人有任何反抗压迫,反抗暴虐的举动,而一旦建了国,对弱小的巴勒斯坦人以色列却如此的欺凌,如此的暴力,不知道这算不算“欺软怕硬。”

在歷次以阿和以巴衝突中,美國都站在以色列一邊,給以色列提供政治、經濟和軍事的全面援助。在外交上美國更是偏袒以色列。對以色列占領巴勒斯坦領土暴力鎮壓巴勒斯坦人,美國從未出言指責過,聯合國對以色列的譴責決議案每次都遭到美國的阻撓或否決。美國這種對以色列的偏袒和支持是導致阿拉伯人遷怒於美國的根本原因。恐怖主義當然是要譴責的,但被壓迫民族的反抗不能一概斥之為恐怖主義。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曼德拉當年也曾以暴力反抗南非的白人政權。而且如果說巴勒斯坦人對以色列的自殺攻擊是“恐怖主義”的話,那以色列對巴勒斯坦人的武力鎮壓更是恐怖主義,是國家恐怖主義,並且是引發巴勒斯坦人自殺攻擊的原因。
(11/16/2001)

 
[tabbyending]

渔阳皮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中国的繁荣与危机

当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火花还未褪尽,人们还在津津乐道中国借奥运正式跻身大国、强国之列时,因饮用三鹿毒奶粉而导致上万婴儿患上尿路结石数人死亡的新闻震撼全国,也震惊海外华人。数名高官已因此事件而下台,  中共官方也还在作善后处理工作,  但它反映的问题却是发人深省的.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持续高速度增长.国民经济从  打倒  “四人帮”  时的“处于崩溃边缘”到跃居世界第四,以购买力平价计算则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借助庞大的外汇储备中国已成为美国国债的第二大持有国.  但为经济的发展,中国付出了巨大甚至是惨重的代价:自然和生态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和污染,  山河破碎,黄河、长江、淮河、珠江等大江大河都被污染;在一部分人的确先富起来的同时,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已是中国社会的真实写照。穷人和弱势群体处于自生自灭的境地,看看三鹿毒奶粉的受害者就知道,那些患上尿结石的婴儿都是农村和穷人的孩子,他们买不起更好也更贵的奶粉,只好买便宜又是“质量免检”的三鹿奶粉。以行贿、受贿为代表的腐败象癌症一样已经扩散到中国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行业。更深层的、更可怕的是“礼崩乐坏”,即道德和价值观念的崩溃和瓦解。“一切向钱看”,医生从“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变成趁火打劫打劫的强盗,病人若没钱则只能在手术台上等死。教授,教授,白天是教授晚上成禽兽。社会造假成风,连举世瞩目的奥运会开幕式中央领导都下令搞假唱,也就难怪普通百姓造假药假酒假食品。什么都是假的,只有骗子是真的。前几年就有安徽的“大头婴”,也是毒奶粉贻害,当时还局限于安徽一省,而这次毒奶粉却是流毒全国。那时的毒奶粉还只是地方杂牌,而这次的三鹿却是全国名牌,国家免检产品。更可怕的是,不仅三鹿,连蒙牛、伊利这些王牌国产奶粉也都含有三聚氰胺等有毒成份。

中国走到今天这样经济繁荣,社会败坏的地步,中共党的政策要负根本的责任。邓小平提出“发展就是硬道理”,在邓看来只要经济上去了,其它一切都迎刃而解了。以后的领导人也莫不以片面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为首要目标,只求经济发展而不顾社会和环境成本。在推行经济自由化(市场经济)的同时,中共却搁置政治改革,并严厉打击和镇压任何敢于要求政治自由化的言论和行动。从上世纪80年代初的历次“反资产阶级自由化”到1989年的六四,中共的铁腕表明它是决不愿意与人分享权力,也不允许自己的权力受到任何约束和限制。这种一党独大、权力不受约束的体制是今日中国社会腐败的根本原因。大家都知道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美国官员为什么贪污的较少、金额也较小,而中国的官员却动不动就受贿几百万、几千万甚至上亿,原因就在于美国官员的权力有限,而且受限制和监督,而中国的官员权力很大,不太受限制,而且不太受监督。还记得80年代初,中共还三不五时地搞整风,夸口要使党风在三、五年内有根本大好转。但结果是党风越整越坏,腐败越反越腐。整党、反腐也就成为笑柄。

自邓小平以来的中共领导人都以为经济上去了,国家就会富强,中国就能长治久安,这是很片面的。从历史来看,中国发生战乱、国家陷入分裂往往不是在经济落后的时候,而是在经济繁荣,国力达于鼎盛时。唐玄宗前期出现了“开元之治”,唐代国力达于鼎盛,万国来朝,四海归一,国库里的铜钱多的连串钱的绳子都烂掉了。但唐玄宗后期政治腐败,奸臣当道,引发“安史之乱”。“渔阳皮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唐朝由盛而衰,最终走向灭亡。1840年鸦片战争时,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依然是世界第一,但庞大的大清帝国的军队却被几千英军打的落花流水。甲午战争时,清朝的经济规模是日本的好几倍,北洋水师也是远东最大的舰队,但却被规模小得多的日本舰队打败,清政府被迫割地陪款。毛泽东在总结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原因时归纳为两条:腐败和落后。当明治天皇把皇后的首饰拿出来给日本海军买舰造船,而腐败的清王朝却挪用海军军费3000万两给慈禧太后祝寿修颐和园,这场战争的胜负在战场以外就已经决定了。中国有就句古话很有哲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当大家都在高唱什么“百年盛世”,“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盛世”时,危机可能已经迫在眉睫了。
(当别人都在高唱赞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9周年时,本人有感而发写成此文,算是另类纪念吧。)
(2008年10月1日)

 

法律与道德

[tabby title=”法律与道德(1)”]

前不久美国国际集团(AIG)向造成公司巨额亏损、几乎拖垮整个公司的金融产品部门高管支付2.18亿美元奖金,最高的一个人拿到640万美元.AIG的举动引起轩然大波,先是媒体围剿,口诛笔伐,接着是总统痛批,最后是国会快速立法向他们征收高达90%的所得税。AIG的作法显然是极其不道德的,引起天人共愤是很自然的。AIG频临破产,靠政府动用纳税人1800亿的救命钱才得以苟延残喘。而他们发放巨额奖金的金融产品部门正是导致AIG几乎破产的元凶首恶。现在美国正处于严重的经济衰退,高达8.5%的失业率,全国有600万人口靠失业救济金过活,很多人房子被法拍,而搞垮公司的人居然还得到奖赏,拿到几十万甚至几百万的奖金。不道德是一回事,但从法律上来说,你对它又毫无办法。AIG  的CEO振振有词,这份发放高额奖金的合同是2007年年底签定的,那时AIG的问题还未暴露出来。如果不履行合同,AIG就会被告上法庭,损失就会更大。美国财政部也认为政府没有法律权力阻止AIG发放奖金。万般无奈之下,最后只好由国会出面立法课重税以平息民怨。但就是这样的立法还引来“违宪”的争议,因为美国宪法第九条第一款(Article  1,Section  9)规定“法不朔及以往”,就是说今天的立法只能管以后的人和事,不能追究过去已经发生的行为。
从中国大陆出来的人对大陆的贪污腐败都深恶痛绝,但金融危机爆发后披露的美国华尔街高管们的贪婪、奢华、追逐私利的无所不用其极、以及出了问题以后的推捼卸责比中国的贪官污吏是不遑多让,甚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因巨额亏损而被迫把美林证券卖给美国银行的美林前CEO塞恩(Thain)提前几个月给手下高管秘密发放高额奖金,有96位高管每人都拿到了100万美元以上的分红,其中有14人总记拿到了2.49亿美元。而他本人也是大手笔花122万美元装修其豪华办公室,光是一个垃圾桶就花了1400美元。这些人根本就是把公司当成了自家的免费提款机,想拿多少就拿多少,能拿多少就拿多少,正应了大陆官场一句话:“不拿白不拿,拿了不白拿。”把雷曼兄弟搞垮的CEO  富尔德(Fuld)一手把公司带入破产的深渊,但他过去8年从雷曼拿到的薪酬和红利高达4.8亿美元。中国的贪官污吏一旦出了事大都会忏悔一番,“对不起党和人民”,云云,当然有多少是真心话暂且不论,至少表面上承认自己作错了,但在美国搞垮公司的数不胜数,我们还没有看到有那个公司的老板出来认错、道歉的。在面对国会议员质询时,雷曼CEO富尔德不仅没有丝毫自责,反而指责政府见死不救,称自己死都不会瞑目。在中国,贪官污吏一旦东窗事发,被中纪委“双规”,不仅人要蹲大狱,而且一切贪腐所得都要悉数充公,但在美国这样的“法治”国家,尽管大家都知道华尔街高管们的行为与渎职、犯罪没有什么区别,但他们大都能全身而退,最多下台了事,没有人能追究他们的责任,更没有听说谁下狱坐牢的。他们已经揣到腰包里的钱都已落袋为安,有些在下台时还能索要几百万、几千万的离职金作为下台的条件,象通用汽车CEO华格纳被政府赶下台时就拿了2000多万的离职金。本文不是要褒扬大陆,而是说美国和西方国家的所谓“法治”很不公,在很大程度上成为钱(权)势人物的保护伞,因为法律是权势人物制定的,当然也倾向于权势人物。比如公司高管的薪酬多半是由公司董事会决定的,而董事会成员很多又是由CEO提名的。他们本来就是同一条战壕里的战友,指望他们去监管CEO和高管的薪酬无异于缘木求鱼。而且与人方便自己方便,让CEO多拿点钱,CEO投桃报李自己的好处自然也少不了。美国商界的这种官官相护,利益均沾如果说与中国大陆官场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美国的这一套更高明,因为它是“合法的”。他可以以发“奖金”的名义与众高管们“闷声大发财”,既使把公司搞垮了他大不了下台,但他在法律上不需要负任何责任,法律上你也抓不到他什么把柄。难怪中国的贪官污吏都喜欢往美国、加拿大跑,这里安全嘛!象赖昌星走私几百个亿,在加拿大一呆七、八年,居然还获得了加拿大的工作许可,现在还找到了正式工作,真是它乡胜故乡,“此处乐,不思蜀!”我们一般认为西方社会有更高的道德标准,但华尔街的高管们所表现出来的那种贪婪、无耻、不负责任和死不任错不由我们不怀疑这种道德的虚伪,我不由又想起马克思在“资本论”里的一句名言:“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带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4/20/2009)

 

[tabby title=”(2)”]

金融危机与公平原则:  在雷曼兄弟倒闭后,美国国会举行了听证会。在听证会上民主党国会议员Henry  Waxman质问雷曼CEO富尔德:“你的公司现在破产了,我们的经济也乱套了,而你却依旧持有着4亿8000万的雷曼薪资和分红。我有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问你,你觉得这公平吗?”  金融危机以来所暴露的华尔街的乱象和美国政府救市行动的厚此薄彼使人们对长期信奉的公平原则产生了深刻的怀疑。西方社会讲究公平,  法治建立在人人平等的基础上,美国宪法第一条开篇就说:人生而平等.美国人不论言论和行动如何自由,但有一条禁忌是绝不能碰的,这就是歧视性的言行。无论在公司、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上若是惹上歧视的官司,不论是种族、性别、宗教还是年龄方面的都可能让你吃不了兜着走。我们一般都相信美国政府和法律致力于创造、维持和维护一个公平合理和公平竞争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具体表现为机会均等、公平竞争和愿赌服输。华尔街高管每年的薪酬和红利动不动几百万、几千万甚至上亿,而普通老百姓还得是白领一年也就挣个5-6万,美国人家庭年收入的中位数也就这个数。公司赚钱时他们可以振振有辞地说我们给公司创造了多少多少利润,多拿点钱是应该的,纯朴善良的美国老百姓也无话可说。可是公司就要破产倒闭了甚至已经翻船沉底了,他们还照领如山如海的薪酬和红利,这就不能不让人义愤填膺,也使人怀疑这种制度的公平性。2008年尽管美林亏损数十亿美元,不卖身投靠就要翻船落水之时,美林CEO依然给高管发放丰厚的奖金,近700名高管每人领到了100万美元甚至更多的奖金,其中有4位高管的奖金超过了1.21亿美元。为免节外生枝,CEO赛恩甚至提前一个月“秘密”发奖金。其它如“两房”机构Fannie  Mie  和Freddi  Mie  因亏损而被政府接管,完全国有化了,也照样给高管发巨额奖金。
公司企业和一众高管们不讲公平,只管自肥是人性的表现,没什么可说的,但美国政府作为国家机器其救市行动同样有违背公平、公正之嫌。金融危机以来,金融业和汽车业是受创最重的两个行业,但美国政府在救助这两个行业中的态度和行动形成鲜明的对比。对金融业,美国政府是有求必应,甚至是主动金援,去年年底财政部强行给9大银行少则几十亿、多则几百亿几乎是无条件的注资。AIG如此地胡作非为,政府还是照样给他们钱,要多少就给多少。而汽车业向政府要钱纾困却遭到百般刁难,附加种种苛刻的条件,把通用汽车的CEO赶下台,并一再扬言不达到政府的要求标准就让其破产。也难怪汽车业不服,感叹自己是后娘养的,联合汽车工会就公开质疑政府和国会采用双重标准,对华尔街白领精英百般呵呼,对兰领汽车工人则弃之如履。美国政府的解释是金融业、银行体系是美国经济的心脏,如果银行不放贷,经济活动就要停止,大家都玩完。而且雷曼倒闭引起如此的金融海嘨天蹦地裂,水漫华尔街,并冲击全球,引发美国自二战以来延续时间最长的衰退,这也把政府吓坏了,生怕再有任何大的金融机构倒闭会引起第二波金融海嘨,所以美国政府和国会才会有拼命救金融机构的举动。明的冠冕堂皇的理由以外,还有没法说出口的更重要的原因是美国的汽车工业在全球早已失去竞争力,被亚欧汽车彻底打垮是早晚的事,而金融体系是美国赖以在全世界继续呼风唤雨,点豆为兵、点石成金,把全世界的钱都忽悠到美国来的独门暗器,如果美国的金融体系彻底垮了,美国也就差不多玩完了。除了汽车业,美国其它的制造业也大都日薄西山,廉价品打不过中国,高端产品竞争不过日本、欧洲,只有金融业美国最发达,是美国的核心竞争力,别国难以和美国分庭抗礼。也正因为如此,美国要拼命救华尔街。因为救华尔街,就是救美国。大难来时,保命要紧,什么公平、公正的大原则只能放一边,借用中国一句典故来形容美国政府那就是“吕端大事不糊涂”。不仅不糊涂,美国清楚的很。当中国央行行长要求在美元之外另立国际结算货币时,立刻遭到美国总统和国会的断然拒绝。当欧洲国家要求优先改革金融体系时也遭到美国的冷遇,美国强调救市要以大把撒钱,刺激消费为主。
(4/29/2009)

 

[tabby title=”(3)”]

金融危机与自由市场:  美国是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上实行多党选举,经济上信奉市场经济.  从亚当.斯密以来的经典理论都相信市场这只  “看不见的手”会自动调节经济运行,同业间的自由竞争会促使大家都遵守游戏规则.  但1929-33年的大萧条显示完全的自由市场会导致经济运行的脱轨和无序,凯恩斯的国家干预理论应运而生,  被罗斯福总统用来应对资本主义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社会保障体制(Social  Security)和各种监管机构的建立就是国家干预的直接结果.以后几十年美国经济这个大钟就一直在更多的自由市场或更多的国家干预之间摇摆.  经济好的时候更强调自由市场,碰到衰退或危机时,国家干预就更多一些.上世纪80年代里根总统当政8年,信奉    “最好的政府就是管的最少的政府”,实行经济自由化,大力减少政府监管(de-regulation).  1987年被里根总统首度任命为联储会主席的格林斯潘就是自由市场的坚定支持者.  在任联储会主席18年其间,  格林斯潘大力推动华尔街  “去监管化”,  银行可以经营保险,  保险公司也可以办银行,  而在以前这两者是分开的.华尔街一些艰深难懂的金融杠杆产品也是在这十几年开始大行其道,  并最终把华尔街拖入深渊.  格林斯潘在辩解为何对华尔街监管不力的指责时,称他相信自由市场的调节能力,而且相信华尔街  “会自律.”  此外,有人也认为格林斯潘在九一一以后连番大幅度降息是造成房市泡沫的重要原因.由次贷引爆的  “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  (  格林斯潘语)和二战后持续最长的这波经济衰退证明完全的自由市场经济最终可能导致经济的脱轨和无序,而华尔街的“自律”在人性贪娈的本性面前更显得如此的软弱无力.  “自律”的说教根本挡不住贪欲的洪水.
本质上资本主义可以说是一种最符合人性的制度,它以贪欲、扩张、永不满足为特征。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冒险家们走出欧洲,冲向亚洲、非州、拉丁美洲和澳州,贩卖奴隶、掠夺金矿、倾销鸦片等等。在进入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后,资本家的最高目标就是最大限度地榨取利润。在资本主义的丛林中,达尔文主义的弱肉强食、适者生存是最高法则。自由市场强调自由竞争,优胜劣汰。大家都遵守同样的游戏规则,进行fair  play,成者王侯败者寇。输者认赌伏输,或舔干伤口卷土重来,倒也公平的很。但这场金融危机使自由市场体制受到严重考验。首先,格林斯潘所谓“华尔街会自律”的假设在汹涌膨胀的贪欲人性面前显得如此的弱不禁风和不堪一击。你拿1000万的红利,我就要拿2000万。你杠杆原理能用到30,我为什么不用到50?在高额利润面前,华尔街的大公司竞相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次级贷款和更大风险的金融衍生产品。在头几年,他们确实是赚的盘满钵满  。2005-07年华尔街几大投行的男女老少人均年终分红都是数十万美元,高管的花红更是几百万、几千万美元。但疯狂之后是走向深渊,华尔街五大投行以破产倒闭、卖身投靠或改制为商业银行为结局。第二,自由市场以公平竞争、优胜劣汰和愿赌付输为原则,但华尔街高管的行径和政府的救市方案的厚此薄彼与这些原则实在是相去甚远。最让人可笑的是雷曼CEO富尔得,他不仅没有丝毫自责,反而指责政府见死不救,称自己死都不会瞑目,这很不够汉子。不像在华尔街打滚几十年的大牌CEO,倒像是中国大陆国营企业的厂长。第三,美国号称是信奉自由市场,但在大难来时这些信条和原则也是要放一边的。财政部和联储会公开宣称有些大公司、大企业  “too  big  to  fail”,政府是无论如何都要救的,  如AIG,如华尔街的一些大银行,实在不行就国有化,如“两房”或政府持股,这些做法与社会主义的国有化也没有多少区别。也难怪金融危机以后姓社姓资的鸿沟在美国日渐缩小,尤其在美国年轻一代中更是如此。据美国《华盛顿邮报》4月15日报道,美国拉斯穆森民意调查机构上周公布的民调结果显示,30岁以下的美国人中,37%更喜欢资本主义,33%更喜欢社会主义,30%未作选择。在所有美国人中,53%更喜欢资本主义,20%更喜欢社会主义,27%未作选择。
5/5/2009
 
[tabbyen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