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人壽保險的幾個問題

[tabby title=”有關人壽保險的幾個問題(1)”]

911恐怖攻擊後,買保險的人大幅度增加。現將客戶經常問到的幾個與保費有關的問題解答如下。

1.  保費幾年付清?

許多人在購買人壽保險時都喜歡問保費付了幾年就不用付了。一些人會說別的agent告訴他(她)保費只付10年或8年就不用付了。應該說這是agent(業務代表)在推銷保險時最容易誤導消費者的地方,由此而引發了許多法律訴訟。許多大的保險公司為了結官司而付出了巨額賠償。要全面了解保費幾年付清的問題,我們首先要知道保費是如何確定的。

保費是根據人的死亡概率算出來的。如果一個35歲的男性,平均每250個人會有一個人死亡(假設),概率是250分之一。如果他投保50萬,保險公司會依此而算出保險成本(Cost  of  Insurance),再加上運營成本(付agent的佣金,租辦公室,雇員的薪水等)以及必要的利潤就得出一定的保費(Premium)。定期保險是5年,10年或20年的平均值,而終生保險則是從你買保險那一年的年齡到你滿100歲時的平均值,再加上一定的現金值。而投資型保險的保費則是一年一年的定期保險的保費再加上其它的行政管理費用。定期保險是付一個月的保費就有一個月的保險,下個月不付錢了,你的保險就沒有了。定期保險只保一定時期(5年,10年等),所以不存在保費幾年付清的問題。

保費幾年付清主要指的是終生保險(Whole  Life),保險公司栽了大跟斗付出巨額賠償的也是因終生保險而起的。那麼為什麼終生保險理論上可以付若干年就不用付呢?這是因為終生保險的保費有現金值,若干年後現金值累積到一定的程度,其產生的紅利(Dividend)大到足以付以後的保費。保險公司拿投保人付的保費去投資,公司董事會根據投資回報率、公司的運營成本,當然也會參照其它公司的情況來決定是否派發紅利,派發多少。如果回報率高,派發的紅利也相應的會多一些。需要指出的是保險公司採取的都是穩健和保守的投資策略。投資對象都是債券(Bond)。相對於其它投資手段(如股票),債券是低風險、低回報。發行債券的機構(政府或公司)每年會付一定的利息。利息當然會浮動,但一般不會超過10%。長期下來債券投資的回報率在5%左右。5%的回報率要扣除公司的運營成本和利潤,保險公司返還給投保人的利息大概會在1%~4%之間。如果某一年投資不好,或運營成本上升,或其它因素。保險公司可能不派發紅利。

在90年代許多保險公司為了推銷自己的保險,縱容或默許自己的agent對客戶宣稱保費10年,8年就不用付了。這是基於保險公司的投資平均每年取得10%以上的回報率的假設。但債券投資是不可能取得10%的回報率的。所以所謂8年,10年或12年就不用付保險費的說法完全是一種誤導,甚至是欺詐行為。近日在網上鬧得沸沸揚揚的吳征欺騙案,說的就是吳征編造博士學位以及當年在密蘇里州賣終身保險時误导客戶說年回報率有10%以上保費7年以後就不用交了,而被客戶告上法庭。後又被大都會保險公司開除。
(12/14/2001)
[tabby title=”(2)”]

  1. 保費幾年付清?

上期專欄文章談到終生保險(Whole  Life)的保費不可能8年,10年就付清。那麼終生保險的保費是否就要付一輩子呢?那也不是,一般認為可能需要付15-20年,然後靠現金值與產生的紅利維持以後的保險。當然,任何保險公司都不能保證(Guarantee)若干年後就一定不用付保費。
至於投資型保險(Variable  Universal  Life)更無法斷言保費付幾年就不用付了。因為,第一,投資型保險放多少錢進去可以在一定的範圍(Range)內隨時變化。你一個月放$200與一個月放$500,其效果當然大不一樣。第二,投資型保險的錢是放到共同基金中去投資。現金值的多少除了取決於你放多少錢外還取決於市場的Performance。12%的年回報率與8%的年回報率當然會影響你的現金值。現金值越多,你越可以少放錢甚至不放錢。

  1. 保費是按月付好,還是按年付好?

保費可以每個月、每個季度、半年甚至一年付一次。就定期保險和終生保險來說,一年付一次會比每月付一次便宜一點。投資型保險則沒有區別。就投資型保險而言,是按年付好,還是按月付好呢?這很難說。如果投資回報率在一年中是均衡的,沒有重大浮動,那當然是一次就把全年的保費付清好。因為一下子扔進去$3,000會比分成12個每月付$250產生的回報高。但如果你當時進場時正是高峰,後來不斷下跌,你一下子扔進去的$3,000買的Share數就會比總額也是$3,000但分成12次進場買的Share數反而會更多。Share數越多,Value也越大。所以如果你相信當時Market已很低,你可以選擇保費按年付,一次扔進去一大筆錢。如果你想分散風險,那麼還是按月付來得穩當。而且按月付並不需要你每個月寄支票,保險公司會每個月從你銀行帳戶中自動Deduct一定數額的保費。當然按月付與按年付並不是固定不變的,你也可以改按年付為按月付,反之亦然。
3.  保費的最高限額

定期保險不存在最高限額問題,只有永久保險有最高限額的規定。舉例來說,一個35歲的男性,不吸煙,身體健康。如果買$25萬的終生保險(Whole  Life),月保費大約是$250。如果他想多付,則最多每個月可以付$700多。若是買投資型保險,則最低保費一個月為$100多,最多每個月可以付約$750。這就是法律上規定的7-  Pay上限。為什麼各種終生保險和投資型保險要規定一個上限呢?因為這兩種保險都有現金值,現金值在其累積過程中是不需要交稅的,在保險有效時把現金值拿出來(Withdraw)或借出來(Make  a  loan)都沒有稅的問題。如果沒有上限的話,那麼有錢人就會買最少的保險,但每月砸進去大筆錢,到時再把現金值拿出來或借出來都不須交稅。這等於是濫用保險沒稅的好處,國稅局當然不幹了,所以通過稅法設立上限。你可以多放錢,但須有度。或者你要多買保險,也可以多放钱。

多放錢有什麼好處呢?錢放的越多,現金值累積的就越快,而且現金值累積的過程是不用交稅的。我一直認為買保險除了給家庭一份保障外,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鼓勵人們儲蓄。每個月一、二百或二、三百塊錢,不知不覺就花掉了。但若每個月自動從銀行轉幾百塊錢到保單中,幾年、十幾年下來可以累積很大一筆數額。到時你可以用這筆錢來支付小孩上大學的費用。或是作退休基金的補充,或是Enjoy  life。中國人講未雨綢繆,積谷防飢就是這個道理。  若是投資型保險,多放的錢是投在共同基金  中,其  Return不需要每年交Capital  Gain稅。
(12/21/2001)
[tabbyending]